道證法師編述
各‘分解動作’之佛法涵義及醫學原理
〔十二〕為什麼跪下之瞬間,要充分活動‘ 趾關節’?
一、佛法方面意義︰
跪地—代表‘謙恭到底’,‘徹底改造內心’。而活動最底下的‘ 趾關節’代表由最底層、最深處改造起,清掃起。(如圖)
二、解剖、生理方面意義︰
這動作可拉伸每一條腳筋,使令松靈,也可使平日沉積于腳底、腳趾之廢物、垃圾有機會清除。平日,因地心引力,會使很多廢物,沉在腳底,及腳趾末端,猶如從無機會打掃的‘牆角之塵,溝底之泥’,此動作,予以掃動,清出。
一般人,這末端的關節很少活動,且長年綁在鞋中,甚至連走路時,都很少靈活地舒活腳底筋脈,而多采用‘足趾、足踝都很僵硬’的走路方式,進而影響相關的內髒。(內髒在足底有‘反射區’)。
•拜佛是‘由頭頂至足趾末端’都完全運動的‘覺性活動’,不藉外來人力,而自己在觀照中,靈活運動全身大小肌肉筋骨。乃至內髒,均予以按摩(氣體按摩)—(如後‘拜佛深呼吸’章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