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就是“序分”,先贊嘆地藏菩薩的功德,你心里就會向往,地藏菩薩真是不可思議,心里很至誠的生起了殊勝感,再去學習就容易進入。
    佛一再贊嘆地藏菩薩的功德,但是在很多大法會之中,很少有地藏菩薩到場的,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經常在佛的左右;地藏菩薩很少來,除非因為他的關系要發起什麼法會,他才來的。好多的法會都沒有地藏菩薩,為什麼?他要遍于好多佛國土。他叫什麼名字呢?不一定叫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有無量億的名字,他的定也是無量億的定,名字也是無量定。另外,哪一尊菩薩是地藏菩薩呢?我們到五台山,朝文殊菩薩,哪一位是文殊菩薩呢?你見的人太多了,其實我們天天跟地藏菩薩見面,或者是地藏菩薩天天在我們身邊,只是是自己不知道而已,所以你念就好了。當你念《地藏經》的時候,當你思念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已經在你心中。
    在這一段經文提到好疑問菩薩,他因為不理解,也沒有听說過,但是他在這個法會當中見到了,也听到了。先是佛贊嘆地藏菩薩的功德,爾後地藏菩薩又以妙伽陀頌贊嘆佛的功德,這個好疑問菩薩感覺到地藏菩薩是不可思議的,他就問地藏菩薩是什麼時候種的善根?他現在住在哪個佛國土?這個佛國土離我們這娑婆世界是遠是近?過去生中他所種的善根,以及所修習的功德是什麼?好疑問菩薩向佛請問,佛最初沒有答應,因為說出來恐怕眾生懷疑不信,佛就止住。經過好疑問菩薩一再請示,佛就給他說了。
    這是在《十輪經》上,釋迦牟尼佛贊嘆地藏菩薩,另外我們看到《地藏經》或是看《佔察善惡業報經》上說,地藏菩薩修行的時間,是很長遠的;同時佛也沒有廣說,為這個好疑問菩薩所介紹的,只是略說少分。
    在這少分的當中,先說一部份地藏菩薩所入的定,定者是觀察義,因為定才能生慧。當我們有什麼事情,會說等我靜下來想一想,就是這個意思。因為地藏王菩薩是遍一切處,一切處都是他的住處,隨所在所止住的諸佛國土。好疑問菩薩不是問地藏菩薩住在哪個佛國土,離這里遠近嗎?佛答復他︰“隨所止的佛國土,都是地藏菩薩行菩薩道的處所,也不只是娑婆世界,也不只是極樂世界,不只是東方琉璃光如來世界,只要有三涂的地方就有他。”所以在許多大乘經教當中,地藏菩薩很少在場。這是一個問題。是不是他真的沒有在場?不會的。只是他的名字不叫地藏菩薩,隨所現的國土,隨所現的身,他又有別的名字了。
    從這一段經文,說他所入的定一共有二十三種定,其實是略舉少分。在《地藏經》上,或是在《佔察善惡業報經》上,他入的定就多了,一早就入千百萬億的定,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先用定觀察一下,之後用智能去救度眾生。
    地藏菩薩就在這世界上,跟我們娑婆世界特別有緣,依照經文的意思,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就應當得度,可是為什麼我們現在還是這麼苦?這還得有緣。我們天天念地藏菩薩聖號,我引述經上的兩句話,地藏菩薩自己說的,有很多眾生沒有听見我的名字,“不為名聞,雲何懸念?”連我的名字都沒有听到,怎麼念我的名字?對于這點我們有些懷疑。我們天天在念,怎麼說還有沒听見地藏菩薩的名號?
    《佔察善惡業報經》上是這樣講的︰“要有至心!”用佔察輪的時候,一定要至心。沒有至心,就沒有听到地藏菩薩的名字,也就是跟地藏菩薩不相應。堅淨信菩薩問地藏菩薩︰“你說一切眾生要學習懺悔法,要我們拜地藏懺,要得至心,若不能至心,什麼現象也得不到,甚至于‘不為名聞,雲何懸念’,根本沒有听見我的名字,又怎麼念呢?”也就是說沒有念。明明在念,我明明听見了,為何沒有念?你不至心。
    《佔察善惡業報經》說︰“若彼眾生雖學懺悔,不能至心,不獲善相者,設作受想,不為得戒。”什麼也得不到,我們學法的時候,往往沒有依法去做,受了三歸依,你不行三歸依,還算佛弟子嗎?受了五戒,不持五戒,算得戒嗎?涵義就是這樣子。
    堅淨信菩薩就問地藏菩薩說︰“你所說的至心,什麼樣才算至心?何等為至心?”這是堅淨信菩薩問他。地藏菩薩就答︰“善男子,我所說至心者,略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初始學習求願至心。二者攝意專精,成就勇猛相應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獲善相,此第二至心,復有下中上三種差別。”大家從我念的這一段經文就可以知道至心的重要。《十輪經》後面的經文也會講解。前面是總說他的功德而已,並沒有說他所做的事實。
    但是學經的時候,要先把這部經的涵義、互相矛盾之處找出來;解決你認為有矛盾的地方,先把懷疑解決了,以後才能夠至心、深入,才能夠得救,才能跟菩薩的願力相應,跟你所求的相應。如果不依法,不依法就是學法而不依法,這是我們的通病。學經,不依照經,這又怎麼解釋呢?很多學佛者,佛教他怎麼做,他不那麼做,之後,他還要抱怨,說佛法不靈。不是不靈,而是你沒有做,或者做的不如法,一定要依法。有些事情在理上是可以通的,在事上是絕對不行。因此懂這個道理之後,才明白為什麼一天拜懺、念地藏菩薩,好像還不滿足我們的要求。
    還有在菩薩的加持當中,有一種很明顯的現象,或者在夢中,或者看見地藏菩薩加持,你的災難立即消失,立即可以明白,心開意解,惑業消失,這叫明加,是很明顯的。還有一種冥加,就是暗暗的加持你,一步一步的引導你。如果明意加持你,菩薩有智能,我們沒有智能,就容易驕傲,或者夢見相好光明,你就到處宣揚加持,邀名邀利,“昨天晚上地藏菩薩對我放光,我好快樂!”別人一听,你有成就了,趕快遞紅包,供養你,完蛋了!你就墮落了。所以,在求的時候一定要懂得這種勝解,不論學哪部經一定要依法學,你不能超越。
    不是說頓悟嗎?頓悟離不開事修!你別看人家開悟,一听聞就理解了;之後就得了殊勝理解,得清淨輪相,他不是現生,而是多劫而來的。我們看工人拿起工具非常熟練,一會兒就做好了,你搞得滿腦頭是汗,還摸不清處怎麼下手。而且做出來的成品還是次品,這道理是一樣的,先懂得這個道理,你再來听這部經文的話,菩薩定力的加持,乃至于菩薩所在的國土,隨便在哪個地方好多眾生都能夠得到利益,你自己就可以感覺到。
    我沒有看見,為什麼我的感受是這樣子呢?為什麼經上說的是這樣子呢?這兩者好像不相應,應當懂得這種道理,你連最起碼發願的至心都沒有,只有欣樂的至心,听到地藏菩薩很感動,這只是希求心,還沒有達到至心。至心有一定的樣子,發了至心,像勇猛精進心,還分為三心,到了深心,“地藏菩薩就是我自己!我就是地藏菩薩!”這樣去觀想就相應了,你所證到的境界自然就不同。像听聞到地藏菩薩,就能夠舍棄一切,什麼都交給地藏菩薩的程度,我們還做不到。
    還有根據《佔察善惡業報經》里面所要求的,使用輪相的時候,應當怎麼樣拜,怎麼樣依法,求什麼得什麼,那得要有功力,勇猛至心,要二十四小時,不分晝夜懺拜,稱誦名號,誦《地藏經》。叩頭禮拜,並不是依照懺本,拜一次就算了,要連續的,是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對我們凡夫,對我們現在的體力,跟我們的身心,依照菩薩的規定,我們做不到︰那就要有加持,你只要真正去做,就有加持。
    以前有一位祖師,他就是以他的生命來修持的。因為他愛打瞌睡,昏沉特別重,就把自己擱到必死之地。人人都畏死,他就到懸崖上面打坐,看自己還睡覺嗎?一睡覺,就落下去,落下就死了。這樣子能制止煩惱?不成的。他坐一坐,支持不了就摔下去,韋馱菩薩就把他馱上來,他就問︰“何人護法?什麼人把我救上來?”護法韋馱告訴他︰“我是韋馱菩薩來護你!”他一听就生驕慢心。他說︰“南瞻部洲內像我這樣修的人恐怕不多!”韋馱菩薩說︰“像你這樣的人,我看見太多太多了,像牛毛那麼多,像你這樣的驕傲心,我十劫後再護你的法!我十劫不護你。”韋馱菩薩就隱了。
    他一想︰“最初也沒有求你護法,你護也好,不護也好,我還是照樣修。”他又坐,坐久了支持不了,肉體是有限的,他又墜下去了,韋馱菩薩又把他救起來。“你不是不護法我?怎麼又護?”韋馱菩薩說︰“你一念超過十劫,我說十劫不護法你,但這一念精進心超過十劫。”
    當我們在危難當中或者困難當中有沒有生起這一念超過十劫的心?有沒有?經常說放下身心,我們有沒有放下,自己很清楚。
    根據《十輪經》的這段經文,佛是答復好疑問菩薩說的,不是地藏菩薩贊嘆自己的功德,這是佛說的。佛說的這位善男子,就在他所應住的國土當中,由于他的定力、願力、慈悲心、道力,只要他在那兒,那個地方就吉祥,不過也要這個地方的眾生跟他至心相應,不相應還是得不到。
    但是,有的地方又說,像在《地藏經》第十二品,佛對觀世音菩薩說︰“這位地藏菩薩對此土眾生特別有緣,只要眾生有求,眾生有念,都可以得到加持,要求不是這麼嚴。”而且《地藏經》第十三品中,佛最後囑托︰“末法的眾生,以你的神力、願力,一定要救護。”地藏菩薩就發願說︰“在末法的時候,只要對佛法有一點兒的少善根,一微塵一滴水,對佛法有善根者,我一定救度他,讓他得解脫。”
    這跟我們前面提到的至心相應,兩者結合起來看,學法不能在文字語言上起執著,否則就會產生退心,你的心就不會至誠。地藏菩薩說︰“對佛法有一點微塵、一滴水的功德,我都會救度。”現在我對佛法有很多功德,我不只一滴水,地藏菩薩怎麼不救護我?這樣你就會生起抱怨想!佛法要面面觀,時時修,要這樣的來觀。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互相乖違,興諸斗諍,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舍毒害心,共相和穆,歡喜忍受,展轉悔愧,慈心相向,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之道。”
    這段經文的意思很容易懂,不需要怎麼解釋。這一類現象,大家很清楚,現在我們都具足,我們怎麼樣超脫?讓地藏菩薩把我們安置到生天涅之道?要至心。我剛才念的《佔察善惡業報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忘了?要學習,這叫學習發願至心;不學習,至心是達不到的。我們大多是散亂心、昏沉心,這跟信心很有關系。我們要培養信心,對法深信不移,是很難的。盡管這麼講,恐怕道友還是有“真的嗎?”這個問號,“我怎麼沒有得到?”好多人都有這個問號,就是沒有問自己的至心達到什麼程度?因為沒有至心,跟地藏菩薩不相應,這種的情況就達不到,這是指說生天涅之道;至于消災免難,多少還是有的。
    以我個人的經驗,自從到了美國以後,我和宏覺法師兩人都有體會;凡是到佛堂來隨喜禮拜的,都會得到一定的利益,不過不是究竟的徹底利益。因為他的心沒有徹底,所以也得不到徹底的利益。有時候,他求某一件事情,或者求他的兒子災難免除,兒子的災難一旦免除了,他就不再信了,不再做了,這樣子生天涅之道是達不到的。而且,兩者互相比較,世間的情份特別重,出離心的成份特別輕,重的愈來愈重,輕的愈來愈輕。
    我看到好多道友是這樣子的,一年當中每個人的變化都很大,我們所能做得到的,就是規勸他,啟發他,我們在一起的時候,跟著我們拜懺,一達到目的了,就不拜了,而我們也離開了。“啊!我在家里拜呀!”我說︰“你別騙我了,你在家里拜誰呀!”“啊!我還是念呀!”念什麼就不知道了。我們不要欺騙自己,你想欺騙鬼神也欺騙不到。你會欺騙菩薩嗎?菩薩本來就在你心中,你的心若靈了,事業都靈了,那是你自己的心。到了後面,我們會講到地藏菩薩就是我們自己的心。前面講過,地者就是我們的心地,藏者就是密藏。我們的心地就含藏這些事情,反正這兩方面都是空的。但是空是不空的,它可以做成無漏性功德,也可以變成一切憂悲煩惱,就看你怎麼理解。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閉在牢獄,械枷鎖,檢系其身,具受眾苦,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解脫牢獄械枷鎖,自在歡樂,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之道。”
    解脫牢獄之災,免受枷鎖的苦難,一解脫就自在歡樂。但是其中也有問題,有什麼問題呢?我們的時間觀念跟佛的時間觀念不一樣。諸佛看你也是一剎那,考驗考驗你,但是你感覺已經好幾十年了,對于這點我個人深有體會,大家可能就沒有這種體會了。因為你沒有住過監獄,也沒有住過那麼長的時間。但是憂悲苦惱,誰都有吧!我看每個人都有,就算你擁有多大的財富,就算是帝王將相,達不到目的,你還是苦惱。已經得到的權力,害怕失掉;已經得到的財富,害怕丟掉,這樣就憂愁了,想盡辦法保護。你擁有很大的財富,念地藏菩薩,求不要失掉財富,這樣保得住、保不住?地藏菩薩的安排不像你心里的安排,也許財富反而會散得快一點,為什麼呢?地藏菩薩要給你培福,不讓你保護這些東西,這些東西是毒蛇。你以為地藏菩薩不靈,其實地藏菩薩是真靈,他把你的財富散了,災難免了。
    當抱怨的時候,往往是我們得到利益的時候。“自在歡樂,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之道。”但是,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的時候,他最終的目的,是要你得到不生不滅的涅之道。生天也是過程,你不是想得到快樂嗎?生到天上,那種快樂比人間快樂多得多,那是無憂無愁的,永遠不會再發愁。要是你又能夠修行成佛,那就更好。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應被囚執,鞭撻拷楚,臨當被害,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免離囚執鞭撻加害,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之道。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身心疲倦,氣力羸罰 心苤列某潑  釧泄榫垂┬  夭仄腥      擼 磺薪緣蒙 某┤剩   η渴  嫫淥  Γ 倉蒙  炷  之道。”
    佛對好疑問菩薩說︰“你問我地藏菩薩的功德?我就跟你這麼一樣一樣的說。”這還是少分,因為眾生的苦惱太多太多了。在每個人的身上都不同,煩惱也太多。所以雖然說這麼幾篇,還只是略舉的。
    “隨所在處”,凡是說隨所在處,是指地藏菩薩所說的。地藏菩薩在哪兒,哪個地方的有情,就可以免受苦難。他有什麼苦難呢?身心疲倦,內心疲倦,身體疲倦,過份的勞累。他打幾個工,還要念書。我在美國是看到過的,有人打兩份工,還要去念書。晚上上課,白天去打工。有些人很幸福,家庭生活富足,可以供他念書。有些人很苦,連自己到美國的費用也是自己掙的錢,打工養活自己,甚至幾個人住一間房子。我們在紐約听說有幾個人租一張床鋪,三個人,你八個小時,我八個小時,他八個小時。這八個小時我去上班,你睡覺。下八個小時,輪到他上班去了,就這樣三人住一張床鋪。這是事實,不是說笑話。有的人房子是很大很空,為什麼呢?那是他的福報,那是他的業障!要是說很不平等,其實非常平等,我們听到這種事情,覺得很平等呀!業呀!自己作業自己受,脫是脫不了的,他如果至誠懇切念地藏菩薩,也許就會改變了。
    人在苦難當中,至心容易生起;一旦得到了,至心就跑了,又變了。求身體好一點,身體真的好一點了,就忘了菩薩,又去放逸了,這種事每個人身上都存在。我也存在!當我在監獄里頭,想佛想三寶,一出了監獄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並不是念念都在想!監獄的苦,很逼迫,也沒有別的事,腦子就集中這樣想,一出來事情就多了,快樂的事很多,就把佛的事給忘了,就不會那麼樣至心去念,這是必然的。除非修定成功,得到不退位!否則,一切眾生都一樣。
    或者沒有氣力了,求菩薩增加一點氣力。我很感激菩薩,從監獄到現在,我這一生沒有害過什麼病。今年八十一歲,快八十二歲了,感覺還是很有氣力。你們听我說話,還有氣力!菩薩要怎麼加持你?不害病就夠了。所以為什麼每一位道友都應當報佛恩、報菩薩恩,因為他的加持很多,自己在福中還不知福。今天我看見電視上說龍卷風侵襲美國四個州,總共損失了二十八億元美金。二十八億元美金不是小數。龍卷風那麼一過,就沒有地方住了;昨天還很幸福,風一過今天就不幸福了。想等救濟,去等吧!你受了苦難等救濟,那是很困難的。世界上的這些現象,大家雖然都看到了,但是都有一種僥幸心理,“還沒有輪到我!”每人都有這個想法。沒有輪到我,可能不會遇到。
    三寶弟子,要隨時把一切的功德推給三寶,這是三寶加持我們,還有這個氣力。要至心稱念地藏菩薩名號,身心暢適,氣力就強盛。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諸根不具,隨有損壞,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諸根具足,無有損壞,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之道。”
    這句話我有一種想法︰是不是六根殘缺不全的人,馬上就生長出來,或者腿斷了又生出一條腿來?不是這個意思!地藏菩薩加持你,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加持你,讓你死了,又再另外投生。另外有一種,他確實是六根不全的人,盲的眼楮忽然看見了,聾子、耳朵突然听得見了。這種事有例子可以證明。去年的時候,我們到這兒來,有一個小女孩,她的耳朵安上助听器,說話“呀呀呀”地說不出來;距離現在不到一年,她也能說話,書還念得很好。她才念地藏菩薩念一點點,但是念的很誠懇,心里純淨不雜。十幾歲的小孩子,高雄人,這里有人可以證明,這是事實,那是地藏菩薩免除她的六根不全,要安置到生天涅之道,還要繼續修行。所以諸根不具的人,要這樣祈求。
    但是,每一段的苦難最後都有個條件,要至心稱名,念誦歸敬,還得供養。大家一听到供養,就以為要出錢,不一定的,最好的供養是法供養。就是用念聖號供養,而你都供養地藏菩薩或者念念《佔察經》、念念《地藏經》,用法來供養也可以。還有用你的意供養,如果你沒有很多錢,就算你有錢,你又不方便上街,要是到了花市,到了水果店,把它搬來就是了。有人問我說︰“師父,那樣不犯盜戒嗎?”我說︰“你又沒有拿他的東西,你犯什麼盜戒?”盜戒是指你對他的屋子舉離本處,才犯盜戒。這是你心里變化的,犯什麼盜戒?你造出來的水果,比他那個水果還好,這是從意念產生的。意念生,這是法供養,一種意念供養。這就是普賢十大願王廣修供養的法供養。
    所以,供養,可以用法供養,但是提醒大家,貪心不要太重,什麼也舍不得,心想︰“我就念點經,法供養就成了!”一文錢不出,一點力也不出,這也不對。因為法需要結合事,你是在不得已沒有辦法的情況當中,你就法供養。但是你能力做得到的,得依事表法,理事才能無礙。我若不這麼說,有人會罵我的,因為叫大家都不要出錢供養三寶,只用意念供養,廟里的和尚吃什麼?所以兩個結合起來,不可偏廢。聞法千萬不要起法執,若是這樣說,你就這麼執著;那樣說,你又那麼執著,就麻煩了,你就不必學了,也學不進去。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顛狂心亂,鬼魅所著,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心無狂亂,離諸擾惱,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之道。”
    這是狂亂、精神病患者,這種病很不好治。發顛狂的人,很不好治;還有被鬼魅所著,這是真有其事。的確有鬼宅,我們遇到了,就念經吧!念經加持。有的道友說,他一開始念《地藏經》,他的婆婆就找來了,外婆也來了,六親眷屬把他嚇得不得了,他都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那是找你超度,他們找了很久,都找不到一個跟他有緣的人來幫忙超度。所以一念《地藏經》,他們就來了,但是你別怕;有人是夢中見到的,有人是醒著見到的。
    我在紐約有一個弟子,就發生這種現象,後來就不念《地藏經》了。之前他念《地藏經》,大白天開車從他家到公司,他看見一個腦殼四方的,又高又大的人,向他的汽車走來,他嚇暈了,從此就不念《地藏經》了。後來在家里也經常遇到這種事,看見鬼魅。遇到這種事一定要堅定。他也不相信我的話了,我說︰“你要堅定,繼續給他得到好處。”他說︰“不念了。”不念了,也就沒有了。但是,我們這麼多道友都是念《地藏經》的,也沒有誰不念吧!一天念一部的人還是很多。
    假使說有發生這類的現象,至心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你的心就恢復了,不再狂亂。這些擾害惱亂你的鬼魅也就隨著消失了。不僅如此,地藏菩薩還教導你,怎麼樣學習,使用什麼法門。誦經也好,修《佔察經》也好,修《十輪經》也好,或者修觀想也好,然後安置你生天涅之道。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貪欲嗔恚,愚痴忿恨,慳嫉x慢,惡見睡眠,放逸疑等,皆悉熾盛,惱亂身心,常不安樂,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離貪欲等身心安樂,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之道。”
    放逸跟疑是兩回事。疑是懷疑,放逸是散亂,很不精進的意思。精進對放逸,有這樣一個涵義。若諸有情,貪欲心很重;脾氣很大,嗔恚心很重。還有愚痴邪見!看事物、看問題跟人家總是不一樣。忿、恨跟嗔是屬于同一類的,但是這個的情況有所不同。像忿,有些人還認為是好的,不平則鳴,看見一個人欺負另一個人,他生起忿恨心,氣得不得了。一般人會認為這個人有俠義作風,正義感很重。佛教不是這樣講,因為你不明事理,不明因果,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前生是怎麼回事,未來、過去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會有這種事情發生,你反而在這里不平則鳴。
    我認為這是一種忿。忿就是不平,或者別人對待你,你產生不平,或者別人的事情,你生起忿恨,這表示你沒有辦法,只能恨他而已。你想要報復,敵不過人家,你恨在心里;現在沒有辦法,等我有機會再對付你,這是屬于恨。
    慳是慳貪,自己有,不肯舍。嫉妒,嫉妒人家,看人家舍了,他又放不下。或者看人做了好事,他沒有做;但他嫉妒人家,嫉功妒賢。驕,就是感覺到自己比別人強。驕傲,若加個女字旁就是嬌氣,驕往往跟慢相關連的。慢有好多種,有一種是自己本來不如人家,卻感覺比別人強,這叫過慢。有些人,看見別人很好,就說有什麼了不得,我也能做得到,這也是慢的一種。其實他做不到,根本就沒有本事,還覺得比別人強,這是屬于驕慢的性質。
    惡見,就屬于愚痴的一種。他看問題跟人家不同,吃葷的人可不要多心。殺魚殺蝦殺什麼,認為這是該吃的,這是惡見。把人家傷害了,還認為是應當的。我听一個老太太說︰“豬、羊就是給人家吃的,豬羊一道菜。”我看你才是給老虎吃的!如果是給長蟲吃的,毒蛇猛獸要吃你,你會給它吃嗎?各人有各人的環境。只不過,它的力量不敵你,被你殺了。你不養羊,它在山里頭都照樣生活,它吃草,就算你不喂它,它也照樣能生活。你把它捉住,殺了。家里養的還說得過去,山里的羊,它妨礙你什麼?你認為是應該的,這都叫惡見。
    還有一種惡見,總想害人,那就是惡見。我在監獄里住的時候,有些犯人已經入監了,還一天的想害人。有些犯人給那些更惡的人打報告,他是三天不害人走路沒精神。
    惡見的例子特別多,每個人都有。不要認為我們很清淨,以這種見解看問題的,我們都有,不過學佛之後都在修正中。
    睡眠,任何人都免不了的。有的人必須睡十幾個小時,有的人幾個小時就夠了。佛教導我們減少睡眠,睡眠愈睡愈昏沉。
    有一種情形,這是笑話,他是不看經,不睡覺,經本一打開,他的瞌睡就來了。還有,不打坐,不睡覺,一打坐腦殼就低下來。為什麼?我們經常說業障,這就叫障。睡眠是蓋,把你的智能蓋住了,睡眠蓋。
    還有心智喪失,任何人都有,我也有。這幾天當我們念完佛拜完懺,一打坐,剛念完聖號,我就有點不行了。宏覺法師給我提個醒︰“老法師,你打頭!”我一注意,不行!一注意提起來警眨 禿靡壞恪U饈歉牽 皇嗆檬隆S腥巳澳閾菹 幌攏  幌戮禿昧耍  瘓踉趺椿岷媚兀克   苛耍 憔滄  幌攏 坌模 彼 叩氖焙潁 憔托鞃邸H綣  閌欽嫻男薰鄣夭仄腥   夭仄腥  嶠   愕納 模 夭仄腥  餉 突嵐涯愕乃 吒  炫芰恕K    嗍俏頤塹墓  跡 鬩凰鬩簧  敝興 噠既И枚嗍奔洌  br />
    放逸,就是高興的時候,妄心妄跳。打球打高興了,五六個鐘頭,沒有問題。叫他坐在這兒打坐修行,或者念念經,坐一個鐘頭都受不了,坐半個小時他就毛焦火辣地要起來。要他打球要他玩,他來勁,三、五個小時都沒有關系。還有打麻將,打了四圈還來四圈,越打越起勁兒。為什麼?放逸,這是眾生的業。
    疑是我們修道的最大障礙,對什麼事都打個問號。有很多人從小孩起,因為被他的爸爸媽媽騙慣了,當他長大以後,不論誰說話他都打個問號。所以有子女的道友,千萬莫騙子女。小孩的腦筋非常天真,你跟他說,他就信了。後來,他看見的不是這麼回事,以後對什麼事都會懷疑。特別是學佛的人,你跟他說這些聖境,這些地藏菩薩的功德。“我怎麼都沒有得到?這位老和尚在瞎說的!”他就會生起懷疑!疑是我們修道的最大障礙,為什麼會懷疑呢?疑的反面就是信。信不具足就叫懷疑。什麼事都疑惑,疑是障道的因緣。這些情形非常的猛烈。
    “皆悉熾盛”,全都很熾盛的,惱亂你的身心,使你的身心不能夠修道,不能夠得到安樂。有這些毛病的道友,貪欲嗔恚、愚痴忿恨、慳疾、x慢、惡見、睡眠、放逸、疑,熾盛來的時候,你要放下來,安心至心稱念歸敬供養地藏菩薩。這些我們都試驗過了,你之所以有煩惱,就是這些東西;不管哪一樣,或者因為外界來的,或者接了一個弟子的電話,或者他出了什麼事,我們動心了,也跟著他一起煩惱。
    有一段時間,我們住在美國三藩市,中國大陸正在對台進行導彈試射,我們都去買報紙,每天晚上看台灣的電視台。為什麼呢?宏覺法師說︰“我看您最近很關心。”我說︰“是呀!很關心。”因為台灣有那麼多歸依弟子,他的家庭如何?必須關心!一關心就亂了,大陸上有那麼多的六親眷屬,台灣有那麼多的佛教道友。所以,一遇到了你關心的事,自己作不得主,自然就隨著他亂了。念地藏菩薩吧!念是念了,求也求了,感覺不靈,因為你這邊盡念盡求,他那邊還是盡打。在事實面前往往會使你的道力退失,這叫退失道力。
    我們平常說空的假的,是你自己份內的體悟,你說是空的假的可以,但是不能對眾生說空的假的。他信你?他在那兒苦,你在這里說空的;像魚、畜牲,我們是不懂得它的語言,你要是懂得它的語言,你就知道它的痛苦。“你們快樂的坐在桌子上,卻用油炸我、用刀切我,你還說,很好很好,還要講求味道。”“欲知世上刀兵劫,且听屠門半夜聲。”現在吃的花樣很多,花樣一多,什麼導彈、飛機也都來了;你吃的花樣多,報復的花樣也多。因此,我們懂得這種道理,應當至誠的稱念地藏菩薩。那麼地藏菩薩就能救離我們的苦難,安置生天涅之道。
    發願至心,發願可以增加我們的至心,說我要度一切眾生,我念一切眾生苦。像我剛才說的,可以從兩方面來說。從好的方面說,“欲銷世上刀兵劫”,我每天念,求這個世界上的災難消失,求佛菩薩加持,這是好的,這是大悲心。從另一方面想,不關心,你為什麼不想中東或者那些國家的風災,我們有沒有幸災樂禍的心?我們的敵人,他那邊起風災,“看老天跟你作對!”你有沒有幸災樂禍?如果有,犯罪,要平等對待!為什麼天災那麼多?人間沒有辦法治你,人間報復不了你,你說不公平!天者自然義,自然的那個力量就來了。
    你想找原因,去找吧!過去,小時候從來沒听過環保衛生,災難好像也沒有這麼多,現在特別多。氣候為什麼反常?人類研究天體,就是不研究因果。我們誰都懂得,地球還長不長?不會長。天天在掏,每天在這個地球要掏出多少東西來,掏完了這些東西到哪兒去?我們在地底要取出汽油來,干什麼?燒、化,化了到哪兒去?一點也沒有失掉,它在空中,空中也是物體,它又漸漸凝聚。凝聚又要再來這個世界,壞,之後再成長,成長又陷進去,就這麼旋轉輪回,這就叫眾生業,這叫業輪。
    我們講《十輪經》就是講輪,輪是永遠不會停止的。佛教講這種事,科學家現在也證實這個問題;證實問題是人自己造業,自己做的。天天喊空氣污染,可是天天增加污染。怎麼辦?所以,我們念地藏菩薩的時候就要回向,眾生自己造業自己受。為什麼他這樣做呢?因為他心里已經狂亂了。
    想找個不狂亂的很少,但是我們都是佛教弟子,要止息狂亂,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有這麼大的力量,入那麼多的定,能夠給眾生這麼多的安樂,都能安置我們生天涅之道。地藏菩薩有這個力量,我們有沒有這個求的力量?有,就是至心。至心的力量跟地藏菩薩加持我們的力量,兩個結合一起,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為火所焚,為水所溺,為風所飄,或于山岩崖岸樹舍,顛墜墮落,其心P惶,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離諸危難,安隱無損,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之道。”
    不論你在什麼地方,只要一念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就到那個地方,地藏菩薩是遍一切處。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為諸毒蛇毒蟲所螫,或被種種毒藥所中,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離諸惱害,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之道。”
    這些是我們經常見到的,後文也會講到十輪,說明這些災難是怎麼來的,我本來想略去不講。在〈序品〉中念一念,隨文說一說就可以,宏覺法師給我提個意見說︰“一般人又不大理解,說一說還是比較好。”我今天就再 亂幌攏  欽庋  幕埃 簿 慕  染突岷藶    br />
    一部經他有主要的意義,他的中心意思是什麼?我們學一篇文章,做一件事,總有一個中心目的。我們想把重點放在中心目的上,但是說一說這些現象是有好處,大家知道這些現象怎麼來的嗎?當你心中一念,就起風;心一動念,業即生。
    就說我吧!我就是這樣的。我要你行善,別人卻認為這是扇風點火。如果在監獄里說你好好念佛,多做點兒好事,別人說你是在扇風點火,宣傳佛教。因此,你的心一動念,別人反而認為是扇風,結果越扇風火越大,火越大越燒著,越燒著,世界上的災難就越多。現在大家都在扇風,都在點火,火就更厲害了!大家想想看,水屬于情。水、情都是往下墮的,情感越重,水災越大。嗔恨心越重,火災越大。人人不服氣,風災就越大。你天天在掏空地球,地球就報復。所以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唐山市整個地下是空的,挖了幾百年。一旦掏空了,它能不陷下去?地底下是空的。現在有好多地區的地層還在下沉,為什麼下沉?把地下水都抽出來了,誰來支持它呀?
    中國有句老話︰“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自己作業,自己埋葬自己。不這麼做,地球怎麼會壞呢?怎麼做他們都還是對,等到都壞了,已經不是我們這輩子的事,不知道是多少萬萬年後的事。地球還是很大的,挖吧!反正一時之間也看不出來!不過,還是看得出來,就在我們心里。
    如何淨心寡欲?多念聖號。剛才不是提到要至心?你不念,如何達到至心呢?我們由不至心而達到至心,一定會達到至心的,不要著急。“我一念就散亂心,怎麼誦?”當你念久了,散亂心就沒有了。你完全不念,才真的是散了心。有些人也這樣問過我,他說︰“我沒有念佛、沒打坐、沒念經的時候,好像沒有那麼多的散亂心,沒有那麼多的煩惱,我一念經就感覺自己盡打妄想。”大家怎麼理解?沒念經好像沒有煩惱,一念經好像多了許多煩惱。是不是這樣?沒有念經,你是在煩惱當中。你念經,就離開這個煩惱,回頭看煩惱是這樣的情況。你沒有念經,都在散亂當中,你又怎麼知道散亂?你靜下來念經,另外又有些思想,于是覺得散亂心很多。如果不念經,你都在散亂當中,又怎麼知道散亂?念久了,你就達到至心了。一回拜懺沒有至心,兩回拜,拜久了,自然就產生力量。
    現在我們有很多道友拜懺拜很久了。當他拜的時候,心里很清淨。你永遠不接近,就永遠不理解。你接近了,漸漸理解,漸漸進入,一切事都是這樣子。不要因為現在我還沒有達到至心,就感覺到很沮喪,不要緊的,至心是學習而來的。地藏菩薩告訴我們學習發願至心,多發願,多學習,至心就成了。至心一成了,道力也就成了,苦難就漸漸解除了。你發願願身心健康,沒有病苦,願家宅平安。六親眷屬平安了,所在地的台灣平安了。
    另外到目前為止,這個地球還是存在的,如果大家都不平安,台灣也平安不了,必須整個的地球都平安了,你才能得到平安。如果家族不平安,你一個人想安安靜靜的,辦不到,會有好多人來干擾,不是這樣嗎?如果子女、先生、太太,他們不平安,你一個人想在這家里平安,我看搗蛋的多得很。大家都平安了,你才得到平安。人類都平安了,才平安得了。一切眾生都平安,人類才能平安。
    我不是說吃葷殺魚宰鴨子是不對的,你要吃吃你的,你要殺殺你的。但是,你在殺、吃的時候,要生起一念慈悲心。你說︰“我也不白吃你,我總得回饋你一下子,我要給你念念佛,讓你別再墮畜生。”你只要有這麼一念心,已經很不得了了。
    在講《佔察善惡業報經》時,專門講“至心”,“至心”就是至誠懇切,攝念專精,勇猛精進。你這樣的念,供養地藏菩薩,才有效果。如果泛泛的念,效果不大。這里的經文沒有這樣說,因為這是〈序分〉,只是佛贊嘆地藏菩薩的功德。到了真正要用的時候,你一定得至心。所以每句經文都有一個“有能至心”,每一句都有“至心稱名”,不要把“至心”忘了。如果沒有“至心”,一點效果也沒有的。但是,這個“至心”要修行。修到“至心”很不容易,要先修“信心”。你必須先信得極,如果你含含糊糊的,一旦生病,認為還是找醫生要緊,念地藏菩薩有什麼用?那麼這個效果就沒有了。
    有的道友也知道這個病是沒有辦法治好的,他就念地藏菩薩,至心的念,效果就產生了。但是有的人被蟲子咬、蛇咬,乃至中了毒藥,真正能夠至心的念,或者是夢中吐出來,或者就醒著吐出來,他會有反應。地藏菩薩也沒有現身,也沒有什麼感應,他就是嘔吐,或者排泄掉。
    從這一開始每一段經文都是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這幾句卻是連著的。第一,一定要“至心”,這些苦惱就能離除。不但離除現在的苦惱,將來死後不墮三涂。不會再墮入餓鬼畜牲,就能夠直接生到天上;生到天上以後,繼續聞法,繼續修道,證得涅。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惡鬼所持,成諸瘧病,或日日發,或隔日發,或三四日而一發者,或令狂亂,身心顫掉,迷悶失念,無所了知,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解脫無畏,身心安適,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之道。”
    每句“隨所在處”都是指地藏菩薩在什麼地方、在什麼處所,什麼處所就會得到利益。在那個處所的有情眾生,被惡鬼所持;有時候是狐仙、黃仙,被它們迷上,雖然說是迷上了,但是也必須有緣。這個惡鬼跟你有惡緣,不是人人都遇得到。我們佛弟子都是相信鬼神的,因為六道眾生,鬼是一道。如果是一般不信佛的人,他對鬼神之說不見得信,認為沒有鬼。有些人看到鬼,反而說你眼楮花,也不大相信。因為六道之中,人跟畜牲,這是我們接觸得到的。眾生地獄餓鬼阿修羅天人,一般人沒有接觸到,就認為他們不存在。
    “惡鬼所持”,惡鬼不但附到你的身上,使你不舒適,或者附到另一個人身上,這個人就瘋狂迷亂了,或者拿刀動槍的殺你,他本人還不知道。像我看到一些扶鑾的人,我對那種現象一點也不懷疑。十幾歲小孩兒,他能知道什麼?但是神一降到身上,那扶鑾的人自動拿筆一動,就寫出很多首詩來,他知道什麼?你說有沒有?確實是有的。
    佛的所有言詞,沒有一句、沒有一字是假話。往往我們所說的惡鬼所持,有些人不相信的。有時被鬼迷住了,到了最嚴重的情況,他發生瘋狂、狂亂,這類事情很多。有的人不相信,所以,我剛才講要至心,必須先建立信心。有信心而後才能至心。確實有些人被鬼所挾持的,還有些人是發瘧疾,一天發一次,或者隔一天,或者隔三四天,定時發作,那就是鬼神所挾持的病。它一發作,冷的時候冷得要死,熱的時候發燒得不得了。
    瘧疾或者是惡鬼所持,令你狂亂,喪心病狂。我們看一個人瘋瘋顛顛的整天到處跑,狂亂了;一般正常的生活、正規的行動,他迷失掉了。這個時候他的親友能夠念地藏菩薩聖號,幫助他恢復一點知覺後,教他自己念。他如果自己能念,效果就有了。這種例子很多,大家一定要信,鬼道是一道。鬼比人多,人死了變鬼,畜牲死了也變鬼,六道眾生都是互相變化的,如果能夠至心的念誦地藏菩薩聖號,就能使這種病好轉,能夠軀逐惡鬼。
    以前在萬佛城的時候,有一位老居士信佛好多年,他被一只漢朝的狐狸迷住了,特別從紐約到萬佛城,請宣化上人給他治療。宣化上人那時候有位弟子,就說這只狐狸不是一般的狐狸,是替他父親報仇的,叫白狐王子。我怎麼會知道這麼清楚呢?有一天,這位法師開車把這位老居士載到我那兒。讓我給他說法,因此我才知道得很詳細。從漢朝到現在,他確實是有,他見得到,我們沒有見到。他就要我跟他講法。我跟他講,冤家宜解不宜結,講苦空無常,他本人就哭了,那只狐狸也哭了。以後,這位法師跟那只狐狸結上因緣,不但不想離開它,在紐約講《法華經》,念大悲咒,這只狐狸照樣跟他念大悲咒,狐狸跟他倆人合作起來。他講《法華經》時,也給人家加持,可是沒有地藏菩薩那種力量,那就有點不正常。
    一般人被鬼神迷住之後,往往有這種現象,這是事實,但是也得跟他有因緣。沒有因緣,是不會發生的。特別是三寶弟子,為什麼會遇到這種宿世因緣呢?我們念《地藏經》,念完了,就會看見,特別在夜間念會害怕,一念生恐怖感。有時候你還會念得發燒,或身上會發冷。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不要生起恐怖感。當你念《地藏經》,來的都是你的眷屬,不然到不了你的跟前;他們很想得度,听听《地藏經》,你要是念兩天,或者念幾次就沒有了,這種現象就消失了,這是必然的。
    鬼神之道,自古以來就有的。哪個國家哪個地區都有,有的房子不安寧特別的怪。今天看到這些鬼想起了在紐約的時候,有一位道友,他還沒有受三歸依,她先生是日本人,在日本公司做事,她有一間屋子臭得不得了。就是上面所說的惡鬼,惡鬼的身體特別臭。後來她念地藏菩薩聖號,也念《地藏經》,要我們去替她灑淨,後來惡鬼就消失了。之前她灑什麼香水都不靈,都不行。這個事情確實是有的,大家要至心。我們佛弟子一定要相信佛所說的六道,鬼是一道。人死了變成鬼,還不容易呢!還得投生到鬼道,投生到哪一道,像投生到人道,投生到畜牲道一樣的,投生鬼道才能變鬼的。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為諸藥叉,羅剎,餓鬼,畢舍遮鬼,布怛那鬼,鳩畔荼鬼,羯 布怛那鬼,吸精氣鬼。”
    有一本翻譯的名相記,解釋這些鬼的名字,我大致按照次序念幾個就可以了。“畢舍遮鬼”就是吸血鬼,這種鬼是瞰人精氣的,但是他不會現形的。你看不見他,他也不會現出來嚇你。他是在吸你的血,吸你的精氣;他不是從你身上吸取,如果你的排泄物有血,像醫院里頭,特別是在媽媽生產的時候,這種鬼就瞰那個氣息,並不是真的吃,只要聞到那個氣息,他就是吃了。
    其次是“布怛那鬼”,“布怛那”就是臭,他的身上奇臭。但是他不會吃東西,哪里臭就往哪里去,他就吃這個臭氣。現在美國、加拿大的廁所恐怕沒有了,因為不臭了。他就到底下去了,專門找臭的地方,他吃臭的惡氣。但是這種鬼,在餓鬼里頭福報最大,專門吃臭的鬼,怎麼還有福報呢?他是專門作弄人畜的,讓你鬧肚子,專門吃你的臭。他有吃的,餓鬼不會餓了,所以說他福報大。
    “藥叉羅剎”,藥叉就是夜叉,是吃人血的,專吃人的精氣。我們往往把藥叉、羅剎同時並提,這幾種鬼是很惡的。
    “鳩畔荼鬼”,就是甕形鬼,像一個  子。過去有一個人,他的功名很大,人很正直的,他上廁所時遇到甕形鬼。他是有功名的人,身上有光,甕形鬼想躲他,想跑跑不出去,讓他給堵住。他從門外進來對甕形鬼說︰“你不要走!”那鬼就不敢走。因為那時候上廁所,沒有電燈,要拿著油燈,他說︰“你就待在這兒。”他那油燈就擱在甕形鬼上頭,對甕形鬼也不害怕也不恐怖。等他上完了,就拿開油燈說︰“你走。”這種甕形鬼歷史上有記載的。要看這些鬼的故事,有一本書〈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曉嵐作的,這本書里面盡是寫鬼,他所寫的都是听說的,跟〈聊齋志異〉不一樣,〈聊齋志異〉是編的;〈閱微草堂筆記〉大多數是紀曉嵐眨到新疆時所作的,邊疆地區這類事特別多,他听到一個故事就記錄下來。“閱微”就是隱微的意思,我舉這些例子是證明這些鬼存在的事實。
    “羯 布怛那鬼”,這種鬼長的極丑,經常在墓地出沒;他不去一般的地方,他就是吃死尸,聞死尸。死尸腐爛的時候,鬼就是吃死尸的氣息。為什麼比丘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施食給這些鬼;上供的時候,供養給一切眾生,也包括他們在內,如此一來他們就可以聞到氣息,得到香味的飲食。
    “及諸虎狼師子惡獸,蠱毒厭禱諸惡咒術,怨賊軍陣,及余種種諸怖畏事之所纏繞,身心P惶,懼失身命,惡死貪生厭苦求樂,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離諸怖畏,保全身命,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之道。”
    “厭禱諸惡咒術”,就是那些很討人厭的惡咒術。還有兩軍對戰,彼此對立的軍陣當中,所生起的種種怖畏事情。諸多纏繞,使你的身心無所適從,張惶失措,恐怕失掉身命。人都願意活著,不願意死,貪生怕死,這是人之常情。誰也不願受苦,都想求樂,“厭苦求樂”。如果面對這些危難的時候,你能夠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的怖畏都能離掉,也能保全你的身命,逐漸的入道,隨你所應安置生天涅之道。這表示地藏菩薩的大慈大悲大願。他不怕多事,專管一切眾生的閑事,因為他發了這個願。有些人則害怕管閑事,特別是我們這些老和尚,心里頭總感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修行就好了。
    在這個娑婆世界上,最慈悲的是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他們專管這些閑事。雖然在他們來說是閑事,可是你還是得跟他們有緣。怎麼樣算是有緣呢?你能念他們的名字,能念聖號就是有緣了。能听到他們的名字就不容易了,又能夠受持去念,遇到痛苦逼迫的時候,就想起來了。你不要喊娘,喊娘也沒有作用的。我們往往一痛苦了就喊媽,外國人喊媽咪,西藏人喊亞媽。我听過好多語言,“媽”字還是沒有變。“媽”這個字生下來就會,好像是相同的。遇到困難、遇到痛苦的時候,總是喊媽,不過你要改喊地藏菩薩,或者喊觀世音菩薩,喊媽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你要喊地藏菩薩,當成是你的媽,那就解決問題了,真正可以救你。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或為多聞,或為淨信,或為淨戒,或為靜慮,或為神通,或為般若,或為解脫,或為妙色,或為妙聲,或為妙香,或為妙味,或為妙觸,或為利養,或為名聞,或為功德,或為工巧,或為花果,或為樹林,或為床座,或為敷具,或為道路,或為財谷,或為醫藥,或為舍宅,或為僕使,或為彩色,或為甘雨,或為求水,或為稼穡,或為扇拂,或為涼風,或為求火,或為車乘,或為男女,或為方便,或為修福,或為溫暖,或為清涼,或為憶念,或為種種世出世間諸利樂事,于追求時,為諸憂苦之所逼切,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此善男子功德妙定威神力故,令彼一切皆離憂苦,意願滿足,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之道。”
    這些都能滿願,後面是世間法,前面是出世間法。想多聞多听經,聞法意解。“多聞”,必須得聞慧,像我們在這里是听經聞法,似乎是哪個地方講經,我去听一听很容易,不大困難。可是對我來說,卻感覺到非常困難,很不容易。現在在大陸上有很多信佛的人,想听個三歸依,他都听不到。“不是有佛學院嗎?”大陸的佛學院是不許旁听,講經、講法,只能在寺廟里頭,不能集會講經,這是大陸法律所不允許的。
    或許我們覺得“多聞”好像是很容易的事,其實很難,想听一部經,不是那麼容易,必須有因緣。說者听者,得有因緣。要說法,還得有處所。處所都很難,若聞到法,能夠生起清淨的信心,就更難了。我這樣說,大家別煩惱,淨信很難,淨信也包括我們這些出家的師父一聞法得到清淨的信心,如果分品位的話,要到五品位了,聞法才能清淨,心里能清淨而能去聞法。
    產生淨信很不容易,要我們思想當中,一點名聞利養、貪嗔痴愛,一切的忌妒障礙都沒有了。達不到清淨的信心,就念地藏菩薩,求清淨的信心。
    我們現在信佛,夾雜了很多動機,所以效果不太好,開不了悟。盡管听了好多部的經,你還是明了得很少。所聞的法,跟自己的心,契合不起來,你就產生不了真正的清淨信。清淨信,不是我們隨便說一說就是清淨信,要你能夠覺悟到這個念頭不對,馬上止住才行。覺知“前念起惡”,能止其“後念不起”,這就有信心了。有信心位的道友們,為了護持三寶,寧舍身命,從不考慮自己的身命,他考慮的就是佛法僧。我們有這種淨信嗎?而且他一聞法就能入,能入就能得定,能定就能生慧。他一定會發願,發願必須照自己的願去做,這都是淨信的表現。
    再說深一點,相信自己是佛,這才叫淨信。你們念地藏菩薩,就相信自己是地藏菩薩。或者反聞,反觀,觀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薩的心是合一的,我心即佛心,也就是眾生心。不但自己如是淨信,也能轉一切眾生都能成為清淨信心,這個得求地藏菩薩加持。當我們至心念地藏菩薩聖號的時候,你就是地藏菩薩,這叫淨信。你至心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你自己就知道自己已經成了阿彌陀佛。要建立這樣的信心,要尋求地藏菩薩的加持,而地藏菩薩的加持就是你的自心加持自心。
    還有“淨戒”,不論你受的三歸五戒,八關齋戒,乃至于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乃至于菩薩的重戒。總的說,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為了持清淨戒,自己得清淨。
    “或為靜慮”,靜慮就是定。定的別名,也就是三昧,靜坐思惟,思惟修。
    “或為神通”,大家都知道神通,人家不能的你能。你在這兒一作意就到了北京,一作意就到台北了;那兒的刀兵劫,你在這兒一舉手,刀兵劫消失了,仗打不成了。像有位大和尚他看見大火發生了,借別人喝的酒,把那酒灑到空中去,就把那個火撲滅了,火撲滅了但聞到有酒氣;他那時人在西安,卻把北平府的火滅了,這叫神通。不過這種神通還是小神通,大神通就是有智能,慧性能夠通達一切。自然的心,恢復你自然本來的心,那就是神。神明天心,天心就是自性。很自然的心,通明慧性,妙用無邊,這叫神通。
    但一般現的是一些小境界,這不是什麼大神通。菩薩用神通的時候,一定要轉眾生的惑業,消除眾生的業障,增加眾生的清淨信心。
    “或為般若”,般若就是指妙慧。我們讀《般若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乃至讀《心經》,成就智能。這個智能不是一般的智能,而是六度萬行的般若智,或者解脫道。“妙色”可作兩種解釋,就是相貌很莊嚴,超過一般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妙色。還有無色的妙色,無形無相,妙色、妙聲、妙香、妙味、妙觸,就是色聲香味觸法,一加上“妙”字,就不可思議。叫色聲香味觸法,即非色聲香味觸法,是名色聲香味觸法,這才叫“妙”。達不到這個地步,不叫“妙”。“妙”就是不可思議,明明是青紅赤黃,但一切色相,非色相,因為在它的性上,知道這是緣起的,不是真的。在相上是現它的性,這就叫“妙”。色非色相,花非花,花不是花。
    我記得念過一句對聯。“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色是沒有的,那是你的心所變現的。“風聲雨聲鐘磬聲,聲聲自在。”聲也是沒有的。所以這個妙色,妙聲乃至妙香,就如是而已。那不是一般的境界,要想達到這個境界,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薩,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薩的心轉成一致,你就是地藏菩薩,才能達到這種殊妙的境界。為名聞、為利養、為要作功德,你也可以。
    “或為僕使”,略說一下。家里要想請幾個佣人,或者你要開公司,得雇用幾位職員,這就算是僕使了,或者你家里要請保母,也算是僕使了。像這些情形求地藏菩薩加持一下,好像地藏菩薩什麼事都管。目的是你要至心念他的名號,等你念靈了,你自己的心思產生變化。《十輪經》是要轉變你的煩惱,前面是〈序分〉,說地藏菩薩的殊勝功德,讓你生起了一個信心,要我們相信地藏菩薩。你的心要是能信地藏菩薩,你的心就能跟地藏菩薩相合了。而後,把你的心轉成地藏菩薩的心,地藏菩薩的心就是大願,你也隨時隨順的發大願,地藏菩薩就是隨著諸佛菩薩發大願。
    我們學他,我們也發大願。他為了成就我們,使我們跟他的願一致,使我們的心跟他的心一致,佛佛道同。你若能夠至心誠信的念誦歸敬地藏菩薩,那麼你以上所求的都能夠得到。為什麼呢?前面說過,地藏菩薩入了那麼多的妙定,由那個定產生那麼多智能,他能轉化我們的心。在他加持你的時候,不是他給你的,而是你自心生起妙用,自然就具足。不要想地藏菩薩會給我們什麼,而是你自心生起的功德,生起的殊勝,你自己心里頭的心力,跟地藏菩薩的妙定,不可思議的威神力結合在一起,所以才能離苦,離掉一切憂悲苦惱,那麼你所求的願望都能滿足。不僅如此,還能夠安置你生天涅之道。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以諸種子,植于荒田,或熟田中,若勤營務,或不營務,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此善男子,功德妙定威神力故,令彼一切果實豐稔。所以者何,此善男子曾過無量無數大劫,于過數量佛世尊所發大精進堅固誓願,由此願力,為欲成熟諸有情故,常普任持一切大地,常普任持一切種子,常普令彼一切有情隨意受用。此善男子威神力故,能令大地一切草木,根須芽睫,枝葉花果,皆悉生長,藥谷苗稼,花果茂實,成熟潤澤,香潔軟美。”
    這一段是講種莊稼的人,希望所種的莊稼長得好。或是你想種花,想讓屋里的盆景養得好一點;你就對那個花盆念一念地藏菩薩,圍著它轉一轉。(不要笑,真的很好。)已經要死的盆景,特別是我們喜歡的君子蘭,蘭草,都快干死了,回去後拜拜懺,祈求祈求,它就又長好了。但是這種小事的效果,如果當成是聖驗、聖果,那就糟了。我們學佛求地藏菩薩,要自然而然的,修行、拜懺,你已經不想這些事情,但你一作意,花草就很茂盛的,不可思議。
    在我們家鄉有這麼一件事。有位婦人她就只有一個獨子,她想念兒子,有人告訴她這麼一個方法︰“你站在門檻上,一只手攀著橫木,一只手拿著飯瓢兒。吃飯的飯瓢兒,盡力敲那個橫木,不用幾天,你兒子就會回來。”這位老太太就天天敲,不到十幾天她的兒子真的回來了。什麼原因?她兒子心里不安,以為家里出了什麼大禍。趕回來沒有事,只是媽媽想他。這是說明至心的例子。
    另一個至心的例子,有位媽媽懷念她的兒子,懷念得不得了,但是這位兒子對他媽媽非常不孝。不過媽媽愛護他,很至心。有一次,她的兒子踫見一幫人要朝普陀山,他也跟著要朝山。有人說︰“你這麼不孝,你去朝山會影響我們。”他說︰“不會的,我轉變了!”他就跟著大家去朝山。到了普陀山的時候海上出現鐵蓮花,海里全是鐵蓮花,船開不動,大家就至誠的念鐵蓮花,他也跟著念。他看見觀世音菩薩跟他說︰“你不要朝我,回家去。你一回家,這鐵蓮花就沒有了,回去吧!”他說︰“我是來朝菩薩。”觀世音菩薩說︰“你回去見到給你開門的那個人就是我。”
    于是他就回去了。鐵蓮花也消失了,大家就開船繼續往普陀山前進,他沒有朝成就回家去,走到家里頭的時候,已經夜里十二點了,老母親已經睡了,他就敲門,媽媽听到兒子的聲音就披著棉襖出來給他開門。那就是觀音菩薩度他倆娘母,他回來給他媽媽懺悔。那真是懺悔,因為他朝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感他的一念至心,就轉變成了孝心。至心的關系很大。
    以上這些至心是小至心,不是我們要發的那個至心。我們要發願成佛度眾生,大家記住,凡是我們每位道友都應該發願成佛度眾生,這是我們究竟的願。不論〈淨行品〉、〈普賢行願品〉,發的是,願願度眾生,願願成佛,讓一切眾生都成佛。念這些般若經典,那是跟我們相干的,求般若智能。除了這個,乃至于淨戒淨信,都是需要的。但是像生活用品就不必去求,愈多愈煩惱,愈少愈清淨。所以說“種子”、“荒田”這段經文是指我們的般若,可以這樣解釋。
    “所以者何”,為什麼地藏菩薩有這麼多的功力?佛又贊嘆地藏菩薩。“此善男子”是指地藏王菩薩說的。“曾過無量無數大劫”,指經過的時間很長,是過數量的時間。“于過數量佛世尊所”,用數字計算也無法計算的佛世尊處所。佛世尊就是諸佛。他發的大精進堅固誓願,不但精進,而且堅固,絕不動搖;願絕不動搖,一定要達到目的。
    大家檢查我們的願有沒有動搖過?當你受苦難的時候,遇著不順境界的時候,當你拜懺出了障礙,念經出了障礙,你還念不念?你拜懺拜不成,你還拜不拜?這些小事都克服不了,更何況成佛?所以必須堅固誓願。遇到什麼挫折、什麼困難,你一旦發了願,不要被這些外邊境界相轉了,要堅持不中斷。就是你發最少最少的願,受了三歸五戒,受歸依,那個代傳的師父給你講,說你要念“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一天能多念幾次更好,如果實在是沒有時間念,早晚的相續念,最少十聲,你做到了嗎?連這麼個誓願,都做不到,怎麼能消災免難呢?既然是眼前的災難不能免,更遑論要免除你無量劫來的災難,消除禍業,證得般若智,乃至于成佛。
    假使說,現前境界相,對我們會帶來損失,對別人卻很有利益,我們是不是肯受損失去幫助別人呢?每個人問自己的心,自己都能知道,都很清楚的。地藏菩薩的誓願,發心誓願成熟眾生故,他常普持大地,不只是我們的娑婆世界。前面一再的說,“隨所在處,隨其所應”,他在什麼地方,那個地方就得到利益;使一切大地普潤眾生,這是大地的覆載功能,如果沒有大地承擔我們,我們都生存不了。如果沒有大地生長萬物,我們生存不了。如果現在大地底下的汽油全斷了,如果不產生電力,我們怎麼活?特別是在發達的國家,如果沒有電,連飯都吃不成。現在冬天來了,天氣很冷,如果沒有電,暖氣怎麼運轉?會把你凍壞了。
    “常普任持一切大地”,大地是指一切眾生的心地;給一切眾生成佛的種子,“常普住持一切種子”。在世相上說,就是大地上所有含藏的種子。一切的糧食是資生的,資助我們生命的,都是從地上出來的。我們現在舉目看一看,我們眼楮戴的眼鏡,身上穿的衣服,乃至桌子、椅子、板凳,你說哪一樣不是從地上出來的?哪一樣不是從地上生長的?所以說,地藏菩薩發的願,他是普任持一切大地,任持一切種子,令一切眾生都隨意受用,滿足眾生的願。
    此善男子的威神力,能令大地,草木根須芽睫,枝葉花果能夠生長,乃至“藥谷苗稼,花果茂實,成熟潤澤,香潔軟美”,隨所在處都成熟眾生。這是資生的工具。再說到這眾生本身具足一切的東西,什麼東西都吃。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貪嗔痴等皆猛利故,造作殺生,或不與取,或欲邪行,或虛誑語,或粗惡語,或離間語,或雜穢語,或貪或嗔,或復邪見十惡業道。”
    殺生、偷盜、邪淫,這是身三,殺盜淫,加上妄言、惡口、綺語、兩舌四業,再加上貪嗔痴,意業,合起來就叫十惡業道。十惡業道,貪欲,嗔恨,邪見,非常猛烈。邪見,有時候就是無明,很猛烈。因為猛烈的緣故,嗔恨心重。所以殺生、偷盜、不與取,人家不給,你去拿,或者強拿,或者偷拿,都屬于偷盜。盜者就是強搶,偷就是剽竊。不信三寶的人,他沒有這個緣,惡業很重。愈是這樣的人,愈是不容易聞見地藏菩薩名號。
    “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煩惱悉皆銷滅,遠離十惡,成就十善,于諸眾生起慈悲心及利益心。此善男子,成就如是功德妙定威神之力,勇猛精進,于一食頃,能于無量無數佛土,一一土中,以一食頃,皆能度脫無量無數伽沙等所化有情,令離眾苦,皆得安樂,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之道。”
    能夠听聞到地藏菩薩,又能夠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一切煩惱皆得消滅,為什麼呢?因為至心稱念地藏菩薩聖號。這個境界相跟你的心能夠相合,心境一如,十惡業當然就可以消除,十惡轉成十善,就能變成十善業。十善就是生天的資本,生天的道糧。如果沒有十善業,生天是生不到的,沒有這個福份。在這個基礎上,又能對一切眾生,生起慈悲心,拔一切眾生的痛苦,給一切的眾生快樂,利益一切眾生,從不計較自己。如果你隨著地藏菩薩這樣發願,隨著地藏菩薩去做,你就是地藏菩薩,就能成就如是功德妙定威神之力,跟地藏菩薩一樣。
    一談到勇猛精進,很難呀!我們若一天當中能做到五、六個小時,就感覺是修行,很不得了。東抽時候,西擠時間,恐怕也達不到八個小時,更談不上勇猛。
    勇猛是說晝夜六時,就是二十四小時有勇猛的至心。他是不顧身命的,真正的勇猛至心,至心懇切的念地藏菩薩聖號,想到地藏菩薩。他的妙定威神、勇猛精進,在吃飯的時間,“一食頃”,能入無窮無盡的妙定。我們前面講過,到無窮無盡的國度,凡他所在處,能有無量無數的佛土。在億萬的佛土國度之中,他能度脫無量無數的,像恆河沙數那麼多的眾生,化度那麼多有情,讓那麼多有情都離開痛苦,再不受痛苦,令那些眾生都能得到安樂。那麼隨其所應,對機說法,因機施度,隨其所應,安置到生天涅之道。
    “此善男子,成就如是如我所說不可思議諸功德法,堅固誓願,勇猛精進,為欲成熟諸有情故,于十方界。”
    為了讓恆河沙數的有情眾生,離苦得樂,讓他們證得涅,地藏菩薩有什麼不可思議的力量?有怎麼樣的救度方法呢?以下是說明他的救度方法,“如我所說不可思議諸功德法”,堅固的誓願,勇猛精進,想成熟一切的眾生。他怎麼做呢?這是佛說地藏王菩薩在十方世界中,為了利益眾生,示現的同事,你是哪一類眾生,就示現哪一類身來度你,一共有四十二類。
    “或時現作大梵王身,為諸有情如應說法,或復現作大自在天身,或作欲界他化自在天身,或作樂變化天身,或作親史多天身,或作夜摩天身,或作帝釋天身,或作四大王天身,或作佛身,或作菩薩身,或作獨覺身,或作聲聞身。”
    “或時現作大梵王身”,大梵王身就是帝釋天,為這些有情說法。或者現大自在天身,就是摩醯首羅天,示現大自在天王身,給這一類眾生說法。或者是在欲界的他化自在天身。或者是樂變化天,就是化樂天。或者現睹史多天,就是兜率天,就是六欲天。或者現夜摩天,第三天。或者現帝釋天,或者作四大王天身(也就是四天王身),現天人身乃至梵天、大梵天、六欲天,示現天身,跟他作同類。或者是示現佛身,菩薩只要登地之後,就能示現作佛身。乃至于在華嚴境界上,一發菩提心,一住位不退就能示現,七住菩薩就能示現佛身。
    “或作菩薩身”,菩薩有多少位菩薩呢?有示現大菩薩,還有示現小菩薩。所謂小菩薩者就是一般的菩薩,像三賢位的菩薩。或者示現的二乘身,就是獨覺,聲聞,獨覺跟緣覺同是一個位子。
    出生在有佛的時候,依十二因緣法而證通的就是緣覺。出生在無佛的時候,自己觀見物質的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他看一切的變化事物,證得悟道,那叫獨覺。聲聞是聞佛聲音說法,而悟道的。四聖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前面示現的是四聖法界。
    “或作轉輪王身,或作剎帝利身,或作婆羅門身,或作筏舍身,或作戌達羅身,或作丈夫身,或作婦女身,或作童男身,或作童女身,或作健達縛身,或作阿素洛身,或作緊捺洛身,或作莫呼洛伽身,或作龍身,或作藥叉身,或作羅剎身,或作鳩畔荼身,或作畢舍遮身,或作餓鬼身,或作布怛那身,或作羯 布怛那身,或作奧  訶洛鬼身,或作師子身,或作香象身,或作馬身,或作牛身,或作種種禽獸之身,或作剡魔王身,或作地獄卒身,或作地獄諸有情身,現作如是等無量無數異類之身,為諸有情如應說法,隨其所應,安置三乘不退轉位。”
    以下示現的是人間相。或者作轉輪王身,或作剎帝利身,是小國王身,剎帝利是種姓。或者作婆羅門種姓,或者筏舍,筏舍又叫吠舍,就是工、農、商,也就是印度四種種姓當中的第三種種姓。婆羅門是最尊貴的,剎帝利是第二種,就是王種。工農商就是筏舍,戌達羅,就是奴隸,奴隸是最賤民。
    或者現男人身,就是丈夫身。或者現女人身,或者示現童男童女身。或者健達縛,就是八部鬼身。或者阿素洛,或者緊捺洛。
    或作莫呼洛伽,或作龍身,或作藥叉身,或作羅剎身,或作鳩畔荼身,或作畢舍遮身,或作餓鬼身,或作布怛那身,或作羯 布怛那身,或作奧  訶洛鬼身,或作師子身。
    以下是畜牲,地獄等。“或作香象身,或作馬身,或作牛身,或作種種禽獸之身,或作剡魔王身,或作地獄卒身,或作地獄諸有情身,現作如是等無量無數異類之身。”
    地藏菩薩在地獄現的身很多,連那些有情受罪的身,他也示現。這個時候去示現,給那些受苦難的人說法,他會听受的。在監獄里頭,還是有顯靈說法的。
    我們在這里是講地藏菩薩,念觀世音菩薩並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你的至心。念觀音菩薩可以,念地藏菩薩也如是,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普賢菩薩,隨便念哪尊菩薩,只要那時候能念就可以,好多人到了那個時候就是不能念。特別在我們臨命終的時候能念,隨便你念哪一尊菩薩,哪尊佛的名號,乃至于念大乘經典的一句偈誦。
    《感應錄》里頭有這麼一段記載,有一個人到了地獄門口,他只念了半句“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地獄就沒有了,他也得救了。很多人臨命終時,墮地獄的時候,或者墮餓鬼、墮畜生道,很可惜佛法全忘了!你可以用做夢的體驗,看你是不是心里頭還有佛法僧三寶,只要你有一念,念出來,夢馬上就醒了,大家有沒有試驗過?或者念大悲咒,隨便你念什麼,就醒了。可惜,當你焦急的時候,就把佛法全忘了。那時候該念地藏菩薩!可是就是念不成。那時候沒有念,醒的時候才想起來。你平日不用功,到時候怎麼行呢?
    所以說,地藏菩薩要度眾生的時候,隨他所應得聞法,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也現獄卒,也現閻王爺,甚至于現那些受罪的眾生,下油鍋上刀山。或者示現的時候,他會念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也會念地藏菩薩,或者地藏菩薩會拜地藏菩薩。地藏菩薩還要拜地藏菩薩?我說個故事。
    甦東坡跟佛印禪師兩個人到了大廟,甦東坡看著觀世音菩薩像手中拿了一串念珠。他就問佛印禪師︰“觀世音菩薩這尊佛像有串念珠,作什麼用呀?他要念什麼?”佛印禪師說︰“他怎麼不要念?”甦東坡問︰“他念誰呀?”“他念觀世音菩薩。”听,觀世音菩薩還要念觀世音菩薩?佛印禪師說︰“是啊,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甦東坡又問︰“那拜不拜佛?”他說︰“拜啊!”“拜誰?”佛印禪師說︰“拜觀世音菩薩。”大家想一想這是什麼意思?甦東坡于是開悟了,有沒有大開悟?悟一點,求人不如求己。
    所以我一再跟大家講,你念地藏菩薩,就是念你自己。你的心就是地藏心,地藏心就是你的心。你忘了自己,沒有把自己擺進去,只念地藏菩薩,加持力相當的小。地藏菩薩的般若智能照你,你的般若智能就跟地藏菩薩的般若智能結合在一起,你的自性,就叫自性地藏。念念從心起,念念還歸心。所以,求人不如求己。
    不過,當你自己不靈的時候,還是要求別人。求人的時候就想到是自己。求自己的時候,就是求人。這要多想,多觀,要有相當的功力,才會產生相當的作用。你經常這樣想,念地藏菩薩就是念自己,念自己也就是念地藏菩薩。那麼你會做更好的夢,那種夢非常殊勝。什麼夢呢?夢醒了,所有的夢都醒了。現在我們都在夢中,我在這兒說夢話,你就在這兒夢里听,我們大家都在夢中。等到我也不說夢話,你也不去听夢,大家都成就好了。祝大家吉祥!早日成就!
    “善男子,如是大士,成就如是不可思議諸功德法,是諸殊勝功德伏藏,是諸解脫珍寶出處,是諸菩薩明淨眼目,是趣涅商人導首,如是乃至能無功用轉大*輪,如前廣說。”
    這是前面所說的地藏菩薩四十二種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就示現何身而說法;這里只舉其中的一大類,每一類之中還有無量身。像是示現地獄的諸有情,地獄太多了。我們念《地藏經》,地獄那麼多,他能夠示現各種的身形。僅僅說到地藏菩薩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贊嘆地藏菩薩的功德,是讓我們大家心向往之,希求菩薩的加持。前面我講了,這也是求你自己的心力加持。但是,必須對境,心是對境方生,對地藏菩薩這個境,就緣念地藏菩薩,你的心就轉變成地藏菩薩。效果如何?據我個人所了解的,心誠則靈。
    最近這幾天台灣的道友給我打過兩次電話,有兩位極危險的病人,醫生認為毫無辦法。一位居士的父親已經住醫院,必須開刀。但是醫生不敢開,說很危險。這位居士打電話給我,我說︰“你自己至誠的念,念地藏菩薩聖號就好了。”在這個時候只有念聖號。因為前面經文說,只要稱聖號,一心一意的,至心稱聖號,效果會很好。還有另一位居士的姐姐到林口長庚醫院,也是病情很危險,醫生不敢開刀,但是又必須開刀。她本來跟我在台北拜了好多次懺,在這種情況之下,我讓她停下來,給她姐姐回向。
    最近這兩天他們又都來電話說︰效果很好,開刀之後很平安的。你說是有效驗,沒效驗?地藏菩薩是真現了嗎?沒有現。反正他們開完刀,平安無事病就好了,這是真的。以前我們所說的種類就太多了,乃至于五谷、花草樹木,這並不是菩薩管的寬,而是我們的心里起變化。當你自己的親人發生危難的時候,如果他是信佛的弟子,效果會更好。如果他不信佛,就靠別的力量來加持,效果就不一定確切了。但是如果心懇切了,還是可以收到效果的。所以說,求師父加持,哪位師父加持?
    我們前面講過,求人不如求己。觀世音菩薩還拜觀世音菩薩,就是這個意思。有沒有加持呢?當然有,你請幾位師父念經,或者請你自己的歸依師父在拜懺的時候回向回向,是可以的。但是這個功德並不一定是師父的,多數是自己的親人,以及自己的關心。如果那個師父大悲心不具足,像我,我不一定很關心他,而且是別人打電話介紹的,我從來沒有見過面,我就是關心,也只能對著這個人的名字緣想,而地藏菩薩是慈悲的,求地藏菩薩加持,去觀想,但是都不如他自己去求。若能至心稱念地藏菩薩,歸敬供養地藏菩薩名號;一切的煩惱,一切的病苦災難都會消滅,這些只是舉出來增加大家的信心而已。
    這個功德是無量劫修來的,這就是地藏菩薩。
    “如是大士”,就是指著地藏菩薩說的。他成就如是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一切眾生,方便善巧。所有我們得到的利益,就是地藏菩薩的功德。他所有的功德不可思議到什麼程度呢?就像寶庫一樣,埋藏伏藏一樣,只要你挖掘就有。用什麼挖掘呢?稱名號的時候,就是挖掘。只要你至誠懇切的念“南無地藏菩薩”,乃至于下至心都可以念。所謂下至心是指念地藏菩薩名號的時候,念到了了分明不昏不散,自己心里清清楚楚,一個字一個字的這樣念。當你念的時候就跟地藏菩薩相通了,所求的事情效果就產生了。你要感謝誰呢?要感謝地藏菩薩。
    “是諸殊勝功德伏藏”,這是形容詞,形容他最殊勝的功德像寶藏一樣的。那個寶藏所含藏的都是利益眾生的功德。
    “是諸解脫珍寶出處”,解脫本身就是珍寶。這是無形無相的,要怎麼樣才能解脫呢?空、無相、無願、究竟解脫。當我們求的時候,沒有能求所求,到了那個時候就解脫了,像珍寶一樣的。珍寶是形容詞,形容解脫的。地藏菩薩是解脫的珍寶出處。或者是我們想求珍寶,求地藏菩薩,乃至像地藏菩薩剛一到這個會中,在大集會中所有的一切眾生,雙手都現了末尼寶珠。末尼寶珠出現無量的珍寶,所以地藏菩薩是這一切解脫的珍寶。
    “是諸菩薩明淨眼目”,要法眼清淨。我們看問題,眼楮是混濁的,分辨不清楚是非。如果收到寄來的郵包,知道這個郵包是炸彈,你絕對不會打開,因為不知道是這是禍還是福。當我們看到一件好事,心里高興得不得了,其實這是禍根。就像在台灣很注重生兒子,以為這是幸福。他長大了,卻給你惹禍,傾家蕩產,那是禍根。你怎麼會知道呢?根本不知道。因為沒有明淨的眼目,但這是就世間上說的。
    就佛法來說,哪一法對你能夠開悟,能夠解脫,能夠成就?我沒有這種法眼,不知道我們宿生修了什麼,那就去摸索,這個師父講經,你也听,那個師父叫你念佛,你也去念,另一個師父要念地藏菩薩你也去持,念觀世音菩薩你也去念。至于哪尊菩薩才對應你的機呢?要去試,因為你沒有這個明。明就是有智能,淨就是清淨的意思,這就是法眼,也就是法眼清淨。法眼清淨,對一切法你能看見諸法的本體。這就很深了,一切法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要達到這種境界,才是究竟的,這是明淨眼目。那麼,地藏菩薩就是一切的菩薩。你要想了生死,想要求佛法,想要求開悟,想要證得解脫,地藏菩薩會幫助你,加持你,使你心明眼亮。
    “是趣涅商人導首”,涅是不生不滅的意思。現在大家都想趣向涅,趣向涅是了生死。了生死,要證得究竟的解脫,像商人想入海去采寶,要有人指導幫忙。想要趣向涅,也必須有導師。找誰呢?就找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趣向涅的導師,像商人入海采寶的樣子。
    “如是乃至能無功用轉大*輪,如前廣說。”我為什麼在解脫珍寶這個地方,想到空、無相、無願呢?因為地藏菩薩做這些事的時候,是不假功用,不假修為,就能使那位求者得到好處。我們求地藏菩薩,念《地藏經》,及至稱聖號,那麼我們所求的達到了,環境轉化了。地藏菩薩也沒有放光,也沒有現身,有的人說會放光,現身,見瑞相,可是都沒有了,只要你所求的目的達到了,就可以了,那叫“無功用”。
    我們修行的時候,能夠不假功用而自然成就,這是很不容易的。地藏菩薩所轉的大*輪,是不假作意的。一念之間在無量世界,示現無量的身形,度無量的眾生,同一時間頓現。這就是“無功用”。前面說的很多,所以“如前廣說”。
    “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彌勒,及妙吉祥,並觀自在、普賢之類而為上首,伽沙等諸大菩薩摩訶薩所,于百劫中,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求諸所願,不如有人,于一食頃,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
    “善男子”是佛稱呼無垢生天帝釋。佛對無垢生天帝釋說,假使有這麼一個發善心的、想求解脫的男子,他在求解脫的時候,去求彌勒菩薩,或者文殊師利菩薩(妙吉祥就是文殊師利菩薩),或者是求觀自在菩薩,或者求普賢菩薩,不止求一個兩個,像恆河沙那麼多的諸大菩薩摩訶薩,那麼多的菩薩要求好長時間呢?求了一百劫。你要是至心歸依這些菩薩稱名念誦供養,那麼,不如“于一食頃”,一食頃就是吃頓飯的時間,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地藏菩薩。那麼他所求的願,能夠迅速的滿足,不需要一百劫那麼長的時間。
    佛還怕無垢生天帝釋有所懷疑,就重新解釋一下。為什麼我這樣說呢?這是校量功德,拿地藏菩薩和彌勒菩薩、文殊菩薩、觀自在菩薩、或者是普賢菩薩,相互比較。要是比較的話,求地藏菩薩願滿足快一點兒。什麼原因呢?
    “所以者何?地藏菩薩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令諸有情所願滿足,如如意寶,亦如伏藏,如是大士,為欲成熟諸有情故,久修堅固大願大悲,勇猛精進過諸菩薩,是故汝等應當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