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很小時,就開始追問︰我是誰?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干什麼?17歲那年,喬布斯記住了這句話︰“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過,總有一天你的假設會成為現實。”所以在他還是少年時,他就一直告誡自己︰生命是短暫的,不久以後我們都將走到盡頭。
對生死的思考,最終使喬布斯皈依佛法,跟隨大野考賓修習禪宗,並成為素食主義者。佛教內在的“責任自覺”和“空中妙有”教義,以及本體、本然與本真的思維層次,對喬布斯特質的淬煉產生了直接影響。
本體視角——個人和企業的使命與責任自覺,“空中妙有”的信條,讓喬布斯醉心于承載無數“空性”的“妙有”,那些承載的“空性”越多,越具備大眾市場特質的“小物件”,就越能激發人們的本能直覺和想象;本然視角——人生活在一個系統中,需要伙伴幫助,也要幫助別人,喬布斯並非著眼自己能否解決技術難題,而是放眼相關行業看看是否有相關技術突破;本真視角——抓住行業本質,創造驚奇就是要超乎消費者想象增加新價值在新產品中,而開拓新生活一直是喬布斯靈魂深處的沖動與追求。
一名佛教徒步入上等智慧的重要門檻就是對死亡的喜愛。十幾年前一場虛張聲勢的癌癥,發生在喬布斯身上,起初他被診斷為癌癥惡性晚期,並被宣布只能活3∼5個月,可切片後卻發現是良性;2003年喬布斯再次被發現胰腺瘤,一開始他拒絕手術建議,而堅持食療這種令常人甚覺“詭異”的方法。事實上,食療有歷史經驗可循,1990年,北達科他州的赫爾達•克拉克博士發現了一種被稱為“人類腸蛭”的寄生蟲,此種寄生蟲在每一種癌癥中都可找到,而這種寄生蟲主要來源是未煮熟的肉,直至1992年,該博士通過素食療法治愈了100位癌癥患者。不過最終喬布斯因胰腺腫瘤有所增大,食療治病幻想終告破滅,而代之以手術摘除腫瘤。
喬布斯平常喜歡吃諸如椰菜和蘆筍之類的深綠色蔬菜,自其患上癌癥後,他對綠色蔬菜更是喜愛有加,而椰菜,正是美國癌癥協會的推薦食品。據說,“隻果”LOGO得益于喬布斯在印度修行時吃了三年隻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