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道下根老和尚是末學漢傳佛教的師父,也是我的皈依師父。末學于1988年農歷9月19皈依師父,至今法恩難忘。
道根老和尚戒行精嚴,禪定功深,修證圓滿,是真正的高僧明師!
2008年是道根老和尚誕生一百周年,湖北寶通寺、福建靈峰寺舉行了盛大的追思法會。在道根老和尚的舍利塔前,來自海內外各地的居士排成長隊,默默獻花頂禮,祈願老菩薩乘願再來,普度眾生。
道老悲願宏深,一生精進修持,潛心辦道,前後閉關九年,住持、復興多處道場,培育僧才無數,堪稱一代高僧大德。
一、少年在俗
道根法師于1908年4月5日生于湖北隨州大堰坡的一個貧農家庭,家中三代信佛。法師俗姓卓,字正才。父諱道盛,忠厚勤勞,制糕餅為生。母李氏,賢德而早逝。
師八歲(1915年)入私塾讀書,熟讀四書五經及諸子百家著述,為日後入佛門修行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礎。十三歲時因家境貧困輟學,隨父在作坊學藝幫工。期間頗能體恤父勞,勤奮好學,技藝超勝,誠信經營,且樂善好施,廣為鄉里稱道,並以宿植德本而漸近佛門。
師年十八(1925年),父喪,為之守孝三年,于家禮佛誦念《金剛經》,日供香燈茶飯,躬親拜祭,寒暑不替。
二、披剃受戒
師年及冠(1927年9月),守孝期滿而出世因緣成熟,于隨州何家廟禮聖因法師披剃,法名果明,號道根。
初入佛門,法師便能發心勇猛,精勤辦道。每日清晨三時即起,灑掃殿堂,擦拭佛像,禮佛打坐。在聖因禪師的悉心開示指導下,于一年後即功力大進,于喧嘩處也能坐禪入定;兩年後即可以坐代臥,夜不倒單。
出家兩年後(1929年春),師得聖因禪師之助佑,往漢陽歸元寺求戒。徒步數日到達寺院後,入禪堂听經受教。在立明大和尚的開示下,深入體悟思惟,明白了“以戒為師”的重要意義,受具足戒。期間深得大和尚器重嘉許,戒期圓滿後便留在寺里,听圓瑛法師講《圓覺經》。後親近並隨侍當時應邀往返于武昌、上海間講經說法的持松法師,並從持松法師和慈舟法師學習《華嚴五教儀》等佛學理論知識,亦深得持松法師的贊許和全寺僧眾的喜愛。
三、武昌研律 蓮溪安居
1934年,法師年二十七。為深入研習佛理,精嚴修持,道根法師前往武昌正覺律寺,從印覺法師研習戒律。期間,道根法師謹遵印覺法師教誨,行住坐臥,時時處處都依戒行事。每日凌晨即起,隨眾上殿,夜晚孤燈危坐,研讀經典,誦讀戒規,並根據每條之戒義寫出心得文章。為堅定研習戒律之意志,法師破指代筆,以血當墨,寫下十數首、共計三千多言的血詩,奉于印覺法師堂前求教,得到大師稱許贊嘆,並為全寺僧眾爭相覽閱。
其後,由于受蓮溪寺方丈體空大和尚之請,道根法師被禮聘到該寺協助管理寺務,建規立制。到任伊始,法師便迅速著手了解寺廟情況,親自草擬了《蓮溪寺十方叢林條規》。此外,還參照歷代寺廟管理制度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不久,任維那之職,擔當起殿堂管理、佛事活動等務,並協助體空方丈在蓮溪寺實行結夏安居,督促僧眾遵制學律習經。
1936年,持松法師來寺宣講《圓覺經》,為期半月,道根法師隨眾悉心听講。是年6月,太虛大師在京、滬各地講學後,偕慈航法師抵達武漢,道根法師作為武漢各界代表之一,前往迎太虛大師。
1938年,日軍侵武漢,道根法師回到隨州三佛寺。其時寺院百廢待興,法師當即發下宏願,要盡快恢復三佛寺道場。盡管當時異常困難,但在道根法師披瀝至誠的精神感召下,十方信眾鼎力協助,很快圓滿完成了三佛寺的重建。在此期間,法師深入研習大乘經典《華嚴經》,還禮拜了一部《法華經》。
四、閉關念佛
1940年春,道根法師應武昌諸師之邀,回到蓮溪寺。前此,在研閱《華嚴》時,法師因見其中所述諸大菩薩功德不可思議,歡喜不盡,即發願閉關禮拜《華嚴經》。此番回至蓮溪,恰有一簡陋空房可以閉關,遂經方丈準許,滿此夙願,于當年農歷六月十九日入關。時值戰亂,寺院生活艱難,法師在關房中的生活條件更是艱苦,有時甚至數日無食。而法師志韌願堅,曾表示寧願餓死關中,不至閉關圓滿,決不出關。
閉關期間,法師每日凌晨兩點鐘起床,在關房做早課,然後就開始拜《華嚴經》,每日早上規定拜滿八百拜才用早齋。每天一般都保證拜三千余拜,多的時候達到四千余拜。盡管生活艱苦,拜經也十分消耗體力,但道根法師在關房內始終堅持過午不食。就這樣一字一拜,經過三年又三個月,1185個日夜,法師將八十卷《華嚴經》拜完,並深入研習了《四分律藏》、《四阿含經》等多部經論,為日後弘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閉關期間,大醒法師曾專程來關房探望道根法師。
1943年農歷九月十九,法師圓滿出關之日,蓮溪古寺中滿園本應于八月飄香的桂花,卻于此日競相怒放,寺院內外異香襲人,全寺僧眾及前來道賀的諸山長老、護法居士無不稱奇。
五、二次掩關 潛習淨土
1944年春,就在第一次閉關圓滿出關的幾個月後,道根法師又應武漢向志超等護法居士之請,前往漢口普光堂閉淨土關。法師于當年農歷七月三十日入關,閉關時間長達五年。
道根法師在關房以持名念佛和學習淨土經典為主,二六時中一心稱念六字洪名,禮拜《楞嚴經》、《法華經》各一部,同時堅持背誦和抄經。法師堅持每天抄寫經文萬字,五年抄寫經書及相關文章達一百多卷,寫經所用書本達六十多斤,開創了湖北歷代寺院僧人閉關修行抄經之最,為閉淨土關的淨業行人樹立了榜樣,因而也受到了僧界的廣泛贊揚。
這次閉關對道根法師後來的弘法風格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在法師以後弘法接引眾生的過程中,法師處處稱贊念佛法門的殊勝,時時教導學人不忘回向西方淨土,為淨土宗在湖北的弘揚作出了很大貢獻。
道根法師兩次閉關,苦修八年,在湖北佛教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六、靈岩參學
甦州靈岩山寺是近代高僧印光大師親自創建的專修淨土宗道場,其道風深為四方佛子所景仰。
1950年,道根法師辭別三佛寺大鑫和尚,前往甦州靈岩山寺參學。此時,靈岩山寺也是百廢待興,急需僧才。而道根法師閉關五年專修淨土,加之年輕聰慧,很快便在僧眾中脫穎而出,被禮請為念佛堂堂主,每日率眾念佛,威儀莊重,修持如法,博得方丈妙真和尚及廣大僧眾的高度贊揚。期間,道根法師還倡導禪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風尚,帶頭開荒耕種,收割打場,使全寺僧眾逐步養成了熱愛勞作的習慣。此外,法師還參照《印光法師文鈔》等,協助妙真方丈制定了《靈岩山共住規約》,使靈岩山寺道風大振,影響日增。
七、朝禮五台
1954年春,道根法師辭別修道三載的淨土道場靈岩山寺,朝禮佛教聖地五台山。法師恭敬至誠,采用頭面接足禮的叩拜方式,三步一拜。五台山五峰海拔皆在兩千米以上,春季仍是白雪皚皚,路途艱難險阻,法師忍凍挨饑,風餐露宿,期間辛苦自不待言。即便遇到沙石路、灰土路、泥濘路,法師也會就地下拜,從不擇地繞行,雙腳、雙膝、額頭都磨出了血泡。
出于其異于常人的求佛向道大願和堅忍不拔的宗教品格,面對艱難險阻,法師自始至終沒有產生過一念退心。如此用了五個多月時間,數萬叩拜,方拜完了五台各處名寺古剎,以苦行圓滿了平生大願。
八、住持蓮溪
1954年夏,朝禮五台山圓滿後,道根法師回到闊別20年之久的武昌正覺律寺,任知客一年。1955年,經全體僧眾推舉,湖北省佛教協會批準,道根法師榮任蓮溪寺方丈。蓮溪寺當時損毀嚴重,法師親自手闢蒿萊,清理廢墟,重新規劃並組織修復寺院。為節約點滴資金,法師率眾將附近早已廢棄的文佛寺的碎磚斷瓦、梁架椽枋、石條柱礎全部搬運過來廢物再用。施工兩年,重修了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禪堂、客堂、齋堂、祖堂、方丈室,並大力種植草木,使古剎煥然一新,達到了相當可觀的規模。接著又請回了24個藏經木櫃和部分文物,制備齊全了各種法器法物。
文革期間,寺院被毀,許多僧尼被迫還俗,道根法師初衷不改,仍住在蓮溪寺,堅持信仰,堅持修行。1972年,法師被安排到寶通寺素菜館當服務員。盡管期間受到種種不公待遇,但道根法師始終不忘出家人的本分,一邊工作,一邊念佛。
1979年春,在廣大三寶弟子的強烈請求下,在武漢市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懷和支持下,經過省市佛教協會的批準,道根法師又被請回蓮溪寺擔任方丈。回到寺中,法師立即召開全體僧眾和部分居士會議,商議恢復叢林、建設寺院事宜,建立和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召回文革期間被遣出寺的僧人,使出家人正常的宗教生活得以恢復。同時還積極多方籌集資金修復寺院,維修禪堂。是年起,道根法師任武漢市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教協會理事。
九、中興寶通
1、恢復重建
1986年4月8日,道根法師被禮請榮任武昌寶通寺方丈。
道老年事雖高,凡事率先垂範,親歷親為。上任第一天,即率領全寺僧眾著手整頓寺容寺貌,很快使寶通寺煥然一新。為盡快振興寶通,大和尚精神煥發,四處奔波,日夜操勞。
當時,雖靠市政府撥款5萬元,對彌勒殿和大雄寶殿進行了簡單維修,恢復了基本的佛事活動,但寺院大部分仍為各單位及俗家佔居,且無圍牆,很多人又對恢復寺院很難理解,可謂阻力重重。道老以其宏深願力,四處奔走,竭盡所能,為清退佔地、勘界圍牆矢志不渝,經多方支持和努力,終于在1988年全部完成清退佔地和施建圍牆工程。
針對當時寺僧青黃不接的狀況,道老精心挑選了一批品學兼優的新僧,因材施教,並親自指導他們修學,為古剎注入了新的活力,為寺院恢復重建發揮了重要作用。
2、慈航普度
道根法師悲心慈愍,大願宏深,恆常以祈禱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為己任,多次舉行祈禱世界和平水陸法會,1992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舉行的“祈禱世界和平水陸法會”更是盛況空前,期間,每日參加法會的信眾都達數千人。
為提高廣大僧眾和居士的佛學修養,道根法師還多次邀請各方高僧大德來寺講經說法,每次前來听法的信眾都近千人。
道根法師雖年過八旬,寺內早晚功課和各項佛事活動卻從不缺席,過堂仍與大眾同吃羅漢菜。道老戒行精嚴,物欲淡薄,弟子們每有供養則轉手布施,都交給急需幫助的人或患病者使用,自己節衣縮食,從不領取常住錢。法師樂于捐助社會公益事業,先後組織布施捐款達一百多萬元。
3、任人惟賢
1996年,89歲的道根法師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決意退居讓賢。為打破“子孫叢林”的陋習,道老高舉慧眼,決定按照十方叢林制度,將方丈位傳給正在新加坡弘法的界奇(悟緣)法師。這種淡泊名利、提攜後學的高風亮節,定將永載佛教事業的史冊。
十.閉關圓寂
1996年8月3日(農歷六月十九日),道根法師帶著一個引磬、一個木魚進入關房,開始了一生中的第三次閉關。他告誡弟子,這一次是閉生死關。在關房中,老法師每天念佛不斷。”
1998年9月18日(農歷七月二十八日),一代宗師道根老法師在念佛聲中示疾往生,享年91歲,戒臘七十夏。荼毗後留下大小靈骨舍利共計三千余顆,形色各異,光彩照人,其間幾塊蠶豆大小的彩色舍利更是十分罕見,現皆供奉于寶通寺內的道老舍利塔中。
注︰本文系根據《道根法師》圖冊及趙金桃先生所著《道根法師》一書編纂而成,只作了文字增減及潤色,非屬原創。文中大量借用了上述二書的原文,未一一標示,特此申明。(此注非末學所作,是本文作者所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