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氣溫節節攀高,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三伏天,我們究竟怎麼做才能少得病、不得病呢?
三伏天養生︰注意“扶陽”
夏令三伏,陽氣旺盛,此時人體為了順應天時處于“陽盛于外而虛于內”的境地,腠理開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氣逼人,常常導致人體陽氣宣發太過而出現體內陽氣匱乏的夏令體質特征,此時如果因為防暑降溫而過度貪涼食冷易致內寒過甚,以至于體內陽氣更衰。
三伏天飲食︰多酸多甘、補氣去火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以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並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蘿、西瓜等。
炎炎夏日容易導致人火氣上升,表現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選擇有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
提醒7類人三伏天養生
平和質此類人胖瘦勻稱、健壯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養生原則是協調陰陽,暢通氣血,促進代謝。在飲食上沒有品種上的禁忌。
痰濕質此類人多腰腹部肥滿,肢體沉重倦怠。調養應以疏肝理氣為主。飲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氣、活血之物,如陳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陽虛質此類人怕冷,肢體不溫,經常感到背部和膝關節以下寒冷。陽虛質的人應以溫補脾腎、運動健身為主。宜食溫熱的食物,比如荔枝、龍眼、羊肉等。
氣虛質此類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軟、不喜運動。氣虛者應以補益脾肺為主,更要慎避風邪。飲食上宜食性質平和、偏溫之物,如山藥、龍眼肉、蓮子等。
陰虛質多為瘦小或瘦長體形的人,此類人怕熱、手足心熱、皮膚偏干或偏油。養生原則是養陰降火、鎮靜安神,以飲食調理、心神調養為主。飲食上,不宜吃溫燥、辛辣、香濃的食物。宜食清潤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黃瓜等。
濕熱質此類人膚色多偏黃,有“濁”而不清爽之感。調養應以健脾去濕、疏肝利膽為主。飲食上宜食清淡去濕之物,如冬瓜、苦瓜、綠豆、薏米、海帶等。
陽熱質此類人體格壯實、面色紅潤、聲高氣粗。調養應以生津養陰為主。飲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黃瓜、苦瓜、西瓜、梨、隻果、冰糖等。
2010年伏天
初伏︰7月19日——7月28日
中伏︰7月29日——8月7日
末伏︰8月8日——8月17日相關鏈接網友支招——伏天如何養生我喜歡看養生方面的書,伏天陽氣在體表,內里反而虛寒,吃點生姜調養陽氣對養生特別好。——天真無暇
我爺爺是老中醫,每年三伏天他都會做艾灸,主要是灸肚臍。每天傍晚時,他便坐在沙發上用一根艾條灸肚臍,說是傍晚(17點到19點)是腎經值班的時辰,這個時辰灸肚臍可以幫助養腎養陽。爺爺身體很好,我想這與他伏天灸肚臍是分不開的。——靈子
伏天養生最重要的是保養脾胃。所以,伏天時我們家的飲食比較清淡,可減輕脾胃的負擔,以新鮮的蔬菜瓜果為主。南瓜、冬瓜、山藥、蓮藕、蓮子、百合、紅豆、綠豆、茯苓、薏苡仁、大棗等都有保養脾胃的功效,可以多吃點。——愛茉莉
我的體會是不要總吹空調,尤其是開著空調睡覺最傷身體了。有些女孩子喜歡穿吊帶裝,我覺得也不適宜,容易出汗時受風寒。——伶俐
白天上班我幾乎不出汗,因為車里、家里、辦公室里都有空調。所以,晚飯後,我會出來散散步,目的就是出汗。夏天出汗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排毒,而伏天排毒更為關鍵。只有身體內的毒素排干淨了,秋天吃的補品才能起到作用。——李先庭
伏天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出汗多,所以伏天養生我最關注的是喝水。只要外出,我都會隨身攜帶一瓶水。——林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