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教界能為當今社會做些什麼
王力雄︰前些年法輪功的崛起是否使佛教界有所反思?事實證明不食人間煙火是不能使宗教得到廣泛普及的。當然宗教面臨著一個活動空間的問題。在目前可能的空間中,您認為佛教界能為社會本身的發展提供哪些具體幫助?
濟群法師︰我覺得弘揚佛法,對社會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第一,佛教能為當今社會提供一種健康的宗教信仰。上半年,我在甦州鐵道師範學院開設《從佛教看法輪功現象》的講座時,就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人類是否有信仰的需求?如果說人類沒有信仰的需求,宗教的存在自然是可有可無的;但如果人類有信仰的需求,傳統的健康的宗教就應當得到保護,並有良好的傳播環境,以此滿足民眾的需求。如果正當的宗教受到限制,民眾的信仰需求不能得到滿足,那麼他就會饑不擇食,就在客觀上使一些不健康的宗教甚至邪教有可乘之機。我覺得,法輪功的盛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反映了這樣一種現象。曾幾何時,法輪功打著氣功和科學的旗號,在社會和高校暢通無阻,影響波及了全國。它所以會有這麼大的號召力,還因為法輪功將氣功賦予了宗教的內涵,民眾練法輪功可以一舉多得。但他所謂的宗教內涵卻又充滿著各種錯誤,完全是對民眾的誤導,稍有宗教常識的人都不會去信仰它,所以,弘揚佛法能為民眾提供健康的宗教信仰。
第二,學佛能為我們提供正確的人生觀。我感覺今天的大部分人都活得好迷惘,只知跟著感覺走。整個社會都在追求發展,但我們很少去考慮發展的真正內涵是什麼?這種發展是不是就等同于幸福?經濟的發展,物質文明的發展固然能給人生帶來舒適和方便,但作為人生幸福來說,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境、和諧的家庭、安定的社會、自然的環境等等,對幸福人生來說都是缺一不可的。今天的人為了賺錢,為了發展經濟,把一切都破壞了,這樣的行為能使我們通往幸福之路嗎?有的人更不擇手段地賺錢,錢是賺到了,可心情破壞了,身體搞垮了,和諧的人際關系沒有了,甚至家庭也破碎了,這都是因為缺乏正確人生觀帶來的過患。
第三,佛教界能為社會發揮慈善的功能。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貧富現象越來越懸殊,這也導致了種種社會不安定現象的產生。而我們的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許多福利制度尚未健全,對于貧困地區民眾生活條件的改善,再也不能以從前那種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去實施,而我們所期待的共產主義卻還遠遠沒有到來。目前能調節這種貧富關系的,唯有依賴社會的力量開展慈善活動。大乘佛教是以慈悲濟世為根本精神,因而佛教界一直都有慈善的優良傳統。目前,台灣證嚴法師創辦的“慈濟功德會”就擁有四百多萬會員,慈善事業遍及世界各地,影響非常廣泛;大陸的南普陀等寺院也創辦有“慈善基金會”,從醫療、助學、扶貧等方面展開工作,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宗教團體在民眾的心目中一向都有比較高的可信度,因此,佛教界從事慈善事業,可以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優勢。
第四,隨著經濟的發展,導致了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環保成了當今社會的重要問題。我認為佛教界在這一領域也能發揮很大的作用。首先,佛教典籍中有非常豐富的環保思想,如佛教的緣起法,揭示了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佛教的淨土思想,為我們提供了理想世界的模式;佛教的“依正不二”思想告訴我們,有情正報的身心不能離開依報的器界;而佛教所提倡的簡樸、少欲知足的生活理念,能夠從根本上消除人類破壞環境的思想根源;佛教的戒律規定了不殺生、不任意砍伐草木,又直接提供了保護環境的具體措施。“天下名山僧佔多”,僧團一直都有保護環境的傳統,許多佛教勝地綠蔭環抱,空氣清新,晨鐘暮鼓、梵音清唱,不僅是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也是對心靈世界的保護。因此,當今的佛教界完全可以從環保的領域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