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因是子静坐法正篇	9
    序	9
    生命与呼吸	11
    疾病的来源	13
    疾病的预防	14
    静坐的方法	15
    甲身体的姿势	15
    乙精神的集中	19
    丙呼吸的练习	22
    丁治病与防病的功效	23
    原理篇	24
    人类之根本	24
    全身之重心	25
    静坐与生理的关系	26
    静坐与心理的关系	28
    重心即身心一致之根本	30
    静字之真义	30
    静坐中安定重心之现象	31
    形骸之我与精神之我	31
    方法篇	32
    甲姿势	32
    乙呼吸	38
    丙静坐时腹内之震动	44
    经验篇	45
    动与静应兼修	56
    结尾语	57
    因是子静坐卫生实验谈	58
    第一章绪言	58
    第二章静坐的原理	59
    第一节静字的意义	59
    第二节身心的矛盾	60
    第三章静坐与生理的关系	61
    第一节神经	61
    第二节血液	64
    第三节呼吸	66
    第四节新陈代谢	69
    第四章静坐的方法	71
    第一节静坐前后的调和功夫	71
    第五章止观法门	77
    第六章六妙法门	81
    第七章我的经验	84
    第一节少年时代	84
    第二节中年时代	87
    第三节修习东密	87
    第四节生理上的大变化	88
    第八章晚年时代	95
    第一节修学藏密开顶法	95
    第二节修习藏密的大手印	99
    第九章结语	100
    附录一年又半的静坐经验	102
    ㈠缘起	102
    ㈡经验	103
    ㈢静坐与健康	107
    ㈣静坐与疾病	109
    因是子静坐法续篇	112
    第一章静坐前后之调和工夫	112
    第一节调饮食	112
    第二节调睡眠	113
    第三节调伏三毒	113
    第四节调身	115
    第五节调息	116
    第六节调心	117
    第二章正修止观工夫	118
    第一节修止	118
    第二节修观	122
    第三节止观双修	124
    第四节随时对境修止观	126
    第五节念佛止观	131
    第三章善根发现	133
    第一节息道善根发现	133
    第二节不净观善根发现	133
    第三节慈悲观善根发现	134
    第四节因缘观善根发现	134
    第五节念佛善根发现	135
    第四章觉知魔事	135
    第五章治病	137
    第六章证果	140
    附录佛学大要	143
    静坐要诀	153
    序	153
    辨志篇	154
    豫行篇	156
    修证篇	159
    调息篇	171
    遣欲篇	181
    广爱篇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