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庵和尚華嚴綸貫2
    又第一會說如來依正法門(正報即自身。依報即所住屋宅)。第二會說十信。第三會說十住。第四會說十行。第五會說十回向。第六會說十地。第七會說等覺妙覺。前七會普是次第說。謂之行布法門。第八會普慧雲興二百問。普賢瓶瀉二千酬。凡說一法。一切法皆在里許。謂之圓融法門。行布如桃華李華。先華後果。圓融如蓮華。華果同時。就圓融又有二義。一因該果海。二果徹因源。因該果海者。舉十信。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都在里許。果徹因源者。舉等覺。妙覺。後十地。十回向。十行。十住。十信。亦都在里許。所以道。行布則教相差別。圓融則性相無礙。相是即性之相。故行布不礙圓融。性是即相之性。故圓融不礙行布。圓融不礙行布。故則一為無量。行布不礙圓融。故則無量為一。無量為一。則融通隱隱。一為無量。則涉入重重。第九會說果法界。
    又此經行動格式。先大後小。經首便雲。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于一切法成最正覺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譬如虛空具含眾像。于諸境界無所分別。此是大開一口吞盡十方世界了也。若于此承當未得。遂漸漸放小接人。以十一卷經為眾生開發信門。四十一卷經為眾生開發解門。七卷經為眾生開發行門。二十一卷經為眾生開發證門。一部經不出信解行證四門。此乃能詮之教。
    其次所詮之義者。不出四分。五周。六相。十玄。四種法界。二十重華藏及無量香水海。四分者。一舉果勸樂生信分。二修因契果生解分。三托法進修成行分。四依人證入成德分。五周者。十一卷經屬所信因果周。四十一卷經前屬差別因果周。後屬平等因果周。七卷經屬成行因果周。二十一卷經屬證入因果周。六相者。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若喻說者。總是一個人。謂之總相。手腳頭目各別。謂之別相。眼耳鼻舌手腳同共一身。謂之同相。眼要見。耳要聞。舌要味。鼻要香。手要捉。足要奔。功用各異。謂之異相。八萬四千毛孔一時成了。謂之成相。頭要向上。腳要向下。眉在眼上。耳在兩邊。不得紊亂。各住本位。謂之壞相。其次法說者。八十卷經屬總相。卷卷經文各別。謂之別相。同是一部經。謂之同相。十一卷經要開信。四十一卷經要開解。七卷經要開行。二十一卷經要開證。功用各異。謂之異相。八十卷經卷卷皆成就。謂之成相。第一卷經不得在第二卷經後。第二卷經不得在第三卷經後。前不得在後。後不得在前。各各壞歸本位。所謂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謂之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