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歌’淺釋15
    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
    若能澈了諸法實相,業原本不有;若未明心見性,則事相宛然,業障不虛,仍須償還業債,輪回受報。
    饑逢王膳不能餐病遇醫王怎得瘥
    外道與二乘,對大乘法之不能信受,如同饑餓的人,看見滿漢全席,反而不敢嘗試;也如同久病的患者,遇到了醫王,反而懷疑不信,自棄勝緣。
    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
    見性之人,語默動靜,在定慧等持的安祥之中,知見與佛相同,雖在欲中,而能轉欲;在欲而無欲,居塵不染塵,隨緣不變,常持安祥,就像火中生長的蓮花一樣,極為難能,極為可貴。
    維摩詰經佛道品中說‘示受于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火中生蓮花,是可謂稀有,在欲而行禪,稀有亦如是。’
    勇施犯重悟無生早時成佛于今在
    古時印度有位名叫勇施的比丘,犯了四種根本大罪,希望藉發露懺悔來清除罪垢,于是把三衣掛在錫杖上,邊走邊喊︰我犯了重罪,誰肯慈悲替我懺除?喊著走著,走到了一座精舍前面,遇見鼻鞠多羅尊者,尊者教他推尋罪的根本不變屬性,推到最後,發覺罪性了不可得,于是豁然大悟,得見自性。
    師子吼無畏說深嗟懵懂頑皮靼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來開秘訣
    我要如同獅子哮吼般地對那些點不破、喚不醒、裹著牛皮一樣的冥頑不靈者,說出不怕遭誤會,不怕受攻訐,不辭蒙受毀謗的話︰你們只知道犯了重罪,會構成見性的障礙,卻忽略了世尊‘自性中沒有罪與福’的開示。
    有二比丘犯淫殺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消霜雪
    古時印度有兩位比丘,結庵山中,堅守淨戒,從未觸犯。有一天,一位比丘出庵托缽乞食,另一位在庵中坐禪。在坐禪者疲倦小睡的時候,一個淫蕩的樵女,偷偷地進來行淫行。比丘覺醒後非常不高興,等同庵比丘回來,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他。這位比丘听了非常生氣,就跑出去追趕樵女,想給她點教訓,不料樵女驚慌之間,失足墜落深坑摔死了。這兩位比丘就更加煩惱不安了,于是一同到大德優波離尊者那里懇求懺悔。尊者用小乘法替他們解脫罪結,他們心中仍有疑惑,而且更加煩悶。維摩大士知道了,就把他們三位召到面前。大士責備優波離尊者說‘你不該加重他們的罪,應該直截了當地替他們去除,而不應擾亂他們的心。要知道罪性不在內外和中間,有骯髒的心,才有骯髒的眾生;有清淨的心,就有清淨的眾生。有妄想,心上就有污垢;沒有妄想,心就是清淨的。不要讓心停留在任何事物和念頭上,對任何事物、義理的認同,都是虛妄的見解和妄想的來源。能了解這些,才叫奉行戒律,才算真正明了戒律。’兩位比丘听了,當下疑悔頓除,發無上道心,的是‘猶如赫日消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