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 普門品聞記20
    普門品聞記20

    所以,‘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是故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號之福,與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之福,也是正等無異;跡福和本福,是正等無異。所以,法華經文中,以釋迦牟尼佛甚深之本,垂無量地涌菩薩的跡;開地涌菩薩廣大之跡,顯釋迦牟尼佛甚深之本。所以,一乘菩薩修行的本與跡是互為因緣;從本垂跡,度無量的眾生,開跡顯本,增菩提道,損無明生,便能早成佛道。所以,念觀世音菩薩是本,開涌出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是跡;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之跡,顯出觀世音菩薩甚深之本。所以本與跡雖殊,二人之福正等無異。

    ‘盡形壽’即盡菩薩之形壽。盡形壽是跡,跡從本生,就是從‘一時’之本。若無一時之本,何來盡形壽之跡?開盡形壽之跡,顯出一時之本。從本垂跡,開跡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一時之福,與盡形壽之福,是正等無異。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是本,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是跡。如果無禮拜供養之本,何來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養之跡;故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養之跡,能顯出禮拜供養之本。非禮拜供養之本,則無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養之跡。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如是,跡之福,百千萬億劫不滅;本之福,亦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一時禮拜觀世音菩薩之本,其福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盡形壽供養之跡,其福也是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所以,此段文是觀世音菩薩助一乘菩薩;從本垂跡,涌出自性無量無邊恆河沙功德,開跡顯出受持觀世音菩薩甚深之本。‘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是跡,‘復盡形供養’也是跡,‘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也是跡;‘一時禮拜供養’就是本。上來之文是世尊解釋觀音菩薩能以種種方便,究竟利益六道群靈遠離生死苦,為三乘人開三顯一,復開跡顯本,助一乘菩薩圓滿菩提。

    例如︰父母有福,有道德,就有千子萬孫。從父母之福,垂千子萬孫之跡;開千子萬孫之跡,顯出父母之本;這就是本跡。再舉一個譬喻︰蓮花為甚麼茂盛?因池深,池深蓮茂,開蓮茂之跡,顯出池深的本;從池深的本,顯出蓮茂之跡。所以,一乘菩薩修行,從本垂跡來修行。因此釋迦牟尼佛從本垂跡,有無量地涌菩薩;開地涌菩薩之跡,顯出釋迦牟尼佛久遠成佛之本。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菩薩的法身無相,無相就有威德神力;令眾生離六道苦,令眾生由三乘入一乘,令眾生從一乘開跡顯本,早成佛道。所以,‘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