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節 四大界 四大界1
    四大界1

    ○志、意、心、身是四大界。迷信的人說,奈何橋上三條路,一條是金,一條是銀,一條就是黃泉路。我說用志做人就是‘金’,用意做人就是‘銀’,以身心用事,就是走上了‘黃泉路’。

    ○志界人沒說(沒有說道怎樣都好),意界人知足,心界人好貪,身界人好斗。沒說的叫做無心人,知足的叫做淨心人,好貪的叫做操心人,好斗人叫做糟心人。糟心是鬼,操心是人,淨心是神,沒心是佛。

    ○身界人只知為身子做打算,有己無人,橫不講理,見著東西就想佔為己有,佔不到便宜就生氣打架,總是發愁,所以是個‘鬼’。心界人貪得無厭、總不知足,滿腦子妄想,好用機謀巧算,所以是個小人。意界人知足常樂,樂就是‘神’。志界人一切沒說,看透因果,不找回圈,沒說的算是‘佛’。人要想超凡入聖,得會挪界(轉移境界)。

    ○我常說,一個人必須把四大界分別清楚。究竟怎樣算是分清呢?若能本性如如不動,把世間的愚人都托起來,使他們成為大智慧人,便是志界,就是佛國的境界。若能心無一物,常樂無憂,便是意界,就是天堂的境界。若是貪得無厭,多憂多慮,便是心界,就是苦海的境界。若是為名為利爭貪攪擾,花天酒地,流連忘返,好勇斗狠,便是身界,就是地獄的境界。所以說,志界是佛國,意界是天堂,心界是苦海,身界是地獄。

    ○定在志界就是佛國,不論境遇好壞、貧富得失、榮辱存亡,都能如如不動,只知為人成人,以志當人。定在意界就是天堂,知足常樂就是活神仙。心是人界,多思多慮、患得患失,是無邊的苦海。今人以心為主,怎能成佛呢?身是個胎生物,終久要壞,所以要把他看假。人必須立功、立德,不知從功德入手,哪能成道呢?

    ○志界人就象春天,專講生發。古人說︰‘有氣不生消魔難,有冤不報是修行。’正是志界人的表現。意界人就象夏天,專講包容涵養,使萬物滋生繁茂,‘君子成人之美’,正是意界人的行為。心界人就象秋天,專講自私,就象萬物到了秋成的時候各自結果不顧別人,所以弄得七零八落。身界人就象冬天,專講破壞,只知橫取豪奪,人人怕他,不敢沾染,沾著一點邊就受害不淺。所以我常說,志、意兩界是建設世界的,心、身兩界破壞世界的。

    ○志有志的性,他是無為無不為的;意有意的性,是信著人的,遇著好事就願讓給別人;心有心的性,他是貪而無厭、一心為己,總想佔人的便宜;身有身的性,他是破壞成性的,人己兩傷也不知悔。所以說,心、身兩界絕不可叫他為主,只可叫他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