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會閱卷第一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會閱卷第一16
    △三教義。(二)初總標。二別列初總標。

    三。顯教義分齊者。有二。

    《記》教是能詮。義即所詮。以所詮義。顯能詮教。即知此教分齊所至也。

    △二別列。(二)初教。二法初教。二先開章。次釋義。先開章。

    一。約教詮法通局顯分齊。謂以義分教。教類有五。

    《記》詮法通局者。通則大乘終頓圓。以被機廣故。詮義深故。局即小乘及大乘始教。以詮法淺故。被機狹故。又深必該淺。故雲通。淺不至深。故雲局。又一經能含多教。故雲通。一經唯詮一教。故雲局。以義分教者。由諸家多約時分教。有所未允。遂招諍論。敘彼如別所明。今以義分。故無舛謬。此則義為能分。教為所分。得知教之淺深者。由所詮義。有近遠故。

    △次釋義。(二)初總敘諸教。二與論相攝初總敘諸教。(五)初小教。二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初小教。

    一。小乘教。但說我空。縱少說法空。亦不明顯。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未盡法源。故多諍論。

    《記》小乘者。運小根至小果故。如羊鹿車。但能引輕。不能致遠。故名小也。但說下。釋相也。即正辨所詮之理。但。猶獨也。唯也。我空者。此教所明。凡有所為。皆因緣力。中無主宰。故為我空。縱少說者。阿含經雲。無是老死。無誰老死。既言無是老死。即是法空之義。雖有此說。以百無一分。故雲少說。但標而巳。更不解釋。故不明顯。以非教之正意故。今望大乘分明顯了義邊。故名為但。如河少水。亦名無水故。但依下。所依根本。六識者。即前六識。彼教三宗。所說有異。謂經部無別心所。有部有別心所。覺天所說。唯一意識。隨六根轉。無別六異。三毒者。貪嗔痴使。害物最深。能損法身慧命。故受毒稱。染淨者。若以此三為能燻。現在色心為所燻。造業受生。輪轉三界。此為染根本。若以無貪等三為能燻。現在色心為所燻。斷煩惱。出三界。此為淨根本。染之與淨。由三有無。除此更無所依。故雲但也。未盡下。結成不了。不達如來藏心。本具無漏功德。故未盡淨法之源。不了根本不覺。是有漏因。故未盡染法之源。此教尚不詮七八二識。豈況無明法性耶。故雲未盡等。多諍論者。二十部分宗。各不相與。如群盲摸象。紛然是非。故雲諍論。苟盡其源。安見如此。

    △二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