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自序
    這本集子印出的因緣,我在初版‘引言’,再版‘序言’中,早有說明。

    這次,印行第三版,說來也是一個因緣。記得在昨年夏天,善友劉亮公夫婦來我處,閑談中提到十多年前我寫的‘金山活佛神異錄’這本集子,亮公認為這是顯揚中國大乘佛教菩薩僧的一本書,也是一本引導初機的良好讀物,他有意出資印刷一批,分贈各方,廣為流通,以結善緣,隨後,又有幾位善信,也都歡喜贊助來完成這件事,這是想不到的因緣。這本集子當初出版時,我並沒有出賣版權,太虛大師說︰‘佛法無私,非同秘術’。既然大家發心行善施財來流通這本集子,我自然是贊嘆隨喜。

    這回出版,我要特別提說的,就是在初版、二版中每段文字里,都夾有一兩幅漫畫插圖,當初印行時如此安排,無非是為了求美,把每段文字情節意義烘托出來,增加文字的重量,以引發讀者的興趣。可是,讀者對于那些漫晝插圖,都覺得無此必要,我也認為這樣安排是多余,因為插圖設計上多有偏差,並不能表達文中的情節意義,而筆畫粗俗,等于兒童畫刊上的玩意,缺少藝術意味,且有些地方畫的人物神情,很不雅觀,使讀者看了,非但不欣賞,且會得到相反結果。

    我覺得我們佛教中的出版物,不論是一本書或一本雜志,版面上應該力求雅淡、樸素、莊嚴,不可帶有其他的花色,同時,也要有真實內容,這樣,才可以受到讀者的歡迎,只要書刊本身有價值,不須加花樣,一樣貴重,一樣受人重視,相反的,一本內容空洞、沒有價值的印刷物,即或上面點綴的花樣再多,也無有用處。所以這次第三版印出,我接受亮公長者建議,所有的漫畫插圖,一律舍去不用,這倒不是為節省制版和紙張費用,而是要合乎格局,這是我要說明的一點。

    其次,是這回出版,內容略作補充,錯字也都改正,同時,增加了一幀金山活佛的相片,活佛他生平不歡喜人家給他拍照,這是大家所知道的,他在仰光行道時,為了這件事,曾在大金塔下十方觀音寺鬧過一次很大的笑話(本書第十四段‘活佛行道佛國’一文中有說明),因此,活佛的信徒,都得不到他的相片,這張相片,是活佛的弟子陳建福君在活佛圓寂後在他的出國護照上放大照下來的,我回國時,陳君送我一張,給我留作紀念,這次,特地制版印出,給大家認識認識這位聖僧的真面目。

    樂觀六二、五、卅、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