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樹給孤獨園。
時,有尊者善生,新剃須發,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比丘,當知此善生善男子有二處端嚴︰一者、剃除須發,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二者、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寂靜盡諸漏,比丘莊嚴好,
離欲斷諸結,涅不復生,
持此最後身,摧伏魔怨敵。”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形色丑陋,難可觀視,為諸比丘之所輕慢,來詣佛所。
爾時,世尊四眾圍繞,見彼比丘來,皆起輕想,更相謂言︰“彼何等比丘,隨路而來,形貌丑陋,難可觀視,為人所慢?”
爾時,世尊知諸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見彼比丘來,形狀甚丑,難可視見,令人起慢不?”
諸比丘白佛︰“唯然,已見。”
佛告諸比丘︰“汝等勿于彼比丘起于輕想。所以者何?彼比丘已盡諸漏,所作已作,離諸重擔,斷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諸比丘,汝等莫妄量于人,唯有如來能量于人。”
彼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汝等見此比丘稽首作禮,退坐一面不?”
比丘白佛︰“唯然,已見。”
佛告諸比丘︰“汝等勿于是比丘起于輕想;乃至汝等莫量于人,唯有如來能知人耳!”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飛鳥及走獸,莫不畏師子,
唯師子獸王,無有與等者!
如是智慧人,雖小則為大,
莫取其身相,而生輕慢心。
何用巨大身,多肉而無慧?
此賢勝智慧,則為上士夫,
離欲斷諸結,涅永不生,
持此最後身,摧伏眾魔軍。”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提婆達多有利養起,摩竭陀王阿 世毗提希子日日侍從五百乘車,來詣提婆達多所,日日持五百釜食,供養提婆達多,提婆達多將五百人別眾受其供養。
時,有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缽,入王舍城乞食,聞提婆達多有如是利養起,乃至五百人別眾受其供養;乞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畢,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晨朝著衣持缽,入王舍城乞食,聞提婆達多有如是利養起,乃至五百人別眾受其供養。”
佛告諸比丘︰“汝等莫稱是提婆達多所得利養。所以者何?彼提婆達多別受利養,今則自壞,他世亦壞。譬如芭蕉、竹、蘆,生果即死,來年亦壞;提婆達多亦復如是,受其利養,今世則壞,他世亦壞。譬如 ,受胎必死;提婆達多亦復如是,受諸利養,今世亦壞,他世亦壞。彼愚痴提婆達多隨幾時受其利養,當得長夜不饒益苦。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我設有利養起,莫生染著!”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芭蕉生果死,竹蘆實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