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佛陀齋供說明先,不請貧兒眾半千;
佛令新增神力往,北洲取食美如天。
世尊示昔因緣事,五百廚頭奉聖賢;
日久咸生諸惡厭,發心懺悔福遭愆。”
釋迦世尊在印度 園精舍說法的時候,每日都要出去行化托缽。佛陀的教法最為平等,無論富貴貧賤,都一樣行乞,平等受施,使大家都能夠得到平等種福田的機會。
每當佛陀率領眾弟子入城乞食的時候,常有數百名乞丐,跟隨在佛陀的後面。那些乞丐,仰仗佛陀的福蔭,都不會有饑餓的痛苦。因此,舍衛城中的貧兒乞丐,遞增多至五百人。
有一天,乞丐群的領袖,心生慚愧,他向乞丐大眾說;“我們大家都是罪苦的人,現在雖然依仗佛陀和聖僧們的福德,得到施主們的發心救濟,延持貧賤的生命。可是,我們將來的困苦會更加嚴重,因為聖僧們托缽受供養,他們有修持佛法的福德,回向給眾施主消災增福慧。至于我們,每天只是白吃人命救濟的飯,實在慚愧!慚愧!
眾乞丐听到頭目的話都有同樣的醒悟,生起慚愧的心。當時有幾個乞丐提議說︰“如果這樣,我們應該到佛陀的座前去,懇求佛陀慈悲攝受,允許我們出家當比丘,以便如法修行,這樣不是很好嗎?”大家一致贊同這個提議。於是一同來到佛陀的座前,請求出家修行。
佛陀告訴眾乞丐說︰“我的教法是平等的,無分賢愚貴賤;我的教法是清淨的,好像淨水能夠洗除垢穢,棄污成淨,回復本真,無一廢棄。”眾乞丐聆听佛陀的開示,皆大歡喜,信心堅固,力求跟隨佛陀出家修行。
佛陀允許說︰“你們志願出家修行,善緣很好,不管罪惡如何深重的人,只要能夠至心懺悔,改過自新,遵守戒律,我都會允許他們出家當比丘的。”於是,眾乞丐就在佛陀的座前,剃除須發,身披如來法衣,出家為比丘。佛陀更為他們說法,使其精進用功,從此息滅貪 痴等根本領惱,而證得阿羅漢道,成為五百阿羅漢。
眾乞丐出家當比丘之後,在印度社會上造成轟動。很多豪貴長者以及一般民眾,都起了我慢之心。他們紛紛議論說︰“佛陀為何連這些下賤輩的乞丐,也允許他們進入僧團中做比丘呢?我們今後修福業、恭敬供養佛陀和聖僧時,怎麼可以讓這些下賤之輩的乞丐比丘,坐在我家的床席上,受我們的禮拜供養呢?真是豈有此理!”
有一天 陀太子廣設大齋,要供養佛陀和僧眾。大子特別向佛陀聲明說︰“惟願世尊明天受我供養。敬請佛陀帶領大比丘僧們一齊到我家來受供養,但佛陀最近所度的那些乞丐比丘,我沒有準備他們的坐位,請佛陀不要隨便讓他們來我家。”
第二天,佛陀準備前住時,對乞丐出家的五百位比丘說︰“我今天及諸比丘,應 陀太子的邀請,要到他家去接受供養,因為太子曾表示,沒有準備你們的席位。你們可去北俱盧洲,拿自然成熟的粳米飯,然後回到太子家里,隨意坐下來,吃自己所帶來的粳米飯。”
五百位乞丐比丘,依照佛陀的指示,各各運用自己的神通力,一剎那間就到了北俱盧洲,大家都把缽裝滿了自然成熟的福食,托缽回來,頗具威儀。他們在虛空中,排成一字形的隊伍,乘空而來,好像雁烏般的飛行,降落在 陀太子家。他們依照順序而坐,各自展開缽具,吃自己帶來的北方福食,遠勝於太子供養的佳饌。